正文 第1章 序言(1 / 1)

打開人生局麵,一可用力,二可謀計;用力乃武夫,謀計乃智人,前者總為後者所操縱。曾國藩每天坐在太師椅上盤算心計,固不用力,就能令無數人折腰,這叫智計。

說到智計,大家自然會首先想到“三十六計”;提到“三十六計”,恐怕大家又都為其精絕的智慧而讚歎不已,這說明中國傳統兵法的博大精深。

在這本書中,我們是以曾國藩與“三十六計”的關係為題,來全麵詮釋曾國藩操縱人生之道的。其原因是:

當我們一次一次地不厭其煩、細心品讀曾國藩時會發現:曾國藩的智慧之源與中國傳統文化密不可分,儒道兩家思想閃爍其中,但作為兵家絕智的“三十六計”同樣構成了曾國藩人生智慧的元素。

有了這樣一個基本認識,可以在曾國藩的人生曆程看到他操縱“三十六計”之精彩處,比比皆是,大體如下:

“瞞天過海”之計在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對於曾國藩而言,他的做法則是瞞住自己的鋒芒,以圓通方式待人。我們知道,鋒芒與圓通是做人的兩大學問。曾國藩認為:“鋒芒露凶氣,圓通顯和氣”。怎樣做到圓通呢?必須瞞住鋒芒!

“無中生有”之計的奧妙在於告訴人們從無到有的過程,即如何把辦不成的頭痛事辦成。曾國藩認為:遇到頭痛的事,靠牢騷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隻有多想出路才是上策,才能無中生有。

曾國藩是活用“三十六計”的一代大師,他擅長在兩個戰場打天下,無論身為兵家,還是身在權場,皆以計見長,令對手不寒而栗,固時有“曾公之計蓋天下”的說法。本書要義皆在於此!你可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