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1 / 1)

二十幾歲,是人生的“黃金年齡”,是人生最美好的階段。二十幾歲,人的生理和心理逐步成熟,是精力和體力都非常充沛的時期。二十幾歲,真正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二十幾歲你有什麼樣的定位,決定了三十幾歲你擁有什麼樣的地位。二十幾歲你必須充分認識到金錢、人脈、壓力等現實問題的存在,為自己確立一個清晰的定位,那麼到三十幾歲你才能擁有你想達到的地位。

有個年輕人問哲學家:“如果我在二十歲的時候吃喝玩樂,充分享受生活,到三十歲再努力拚搏,有沒有可能成功呢?”哲學家想了想說:“孩子,相信我,如果你在二十歲的時候沒有奮鬥的狀態,那麼到三十歲你隻能比二十歲更糟,到四十歲你的人生可能已經一塌糊塗。”

人生的狀態是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每個年齡階段都有它要做的事。美國著名學者內德·萊姆塞曾經說:“如果時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將有一半的人成為偉人。”很多人沒有成功,關鍵是在二十幾歲的時候沒有把握機會,沒有做好人生的積累。

很多人的生存起點都差不多,但是若幹年後生存狀態卻有巨大的差異。主要是因為他們在人生的前半部分沒有打好堅實的基礎,沒有作好準備。所謂“有因才有果”,一個人想要什麼樣的生存狀態,取決於他前期作了什麼樣的鋪墊和準備。

一個人的命運,取決於他對人生的思想認識和人生態度。一個人隻有知道了什麼是最重要的,他才能知道如何去做。

對於年輕人來說,盡早地去掉那些少年的生澀、偏執和意氣,認清現實,盡早為自己定位,確立自己的目標,把握自己的人生,為前途作準備無疑是最為重要的。

二十幾歲,是決定人生狀態的年齡:二十幾歲無規劃,三十幾歲規劃已來不及;二十幾歲無信念,三十幾歲難成就;二十幾歲不忍耐,三十幾歲沒能耐;二十幾歲不變通,三十幾歲無出路;二十幾歲不耕耘,三十幾歲無收獲;二十幾歲不自律,三十幾歲無前途;二十幾歲不積極,三十幾歲難成功;二十幾歲不學習,三十幾歲學習起來更吃力;二十幾歲不錘煉,三十幾歲難立足。二十幾歲的時候,你必須從思想認識、心理狀態、行為習慣、知識積累、職場經驗等各個方麵不斷積累,充實完善,你才能在三十歲左右實現一個飛躍,提升自我的狀態。

林肯曾經說:“智慧幫助我們,讓我們不必用燙傷自己的方法體驗火的炙熱。”同樣,人在二十幾歲的時候,不一定要自己經曆千辛萬苦才認清現實,通過智慧的判斷,同樣可以達到目標。

本書正是從年輕人的現狀出發,針對年輕人在實現自我價值和目標過程當中存在的疑惑和迷茫,提出相應的觀點和見解,給在為自己前途和人生奮鬥拚搏的年輕人以指引和提攜。希望通過本書,能夠開啟年輕人的智慧,擴展他們的眼界,在人生路上盡早實現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