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時候的我很單純,我對學校笑笑,老師對我笑笑,成績對我笑笑,父母對我笑笑;中學時候的我很輕浮,我對學校發發牢騷,老師對我苦口婆心,學校對我百般苛刻,成績對我誌高而命薄,父母對我置若罔聞。大學時候的我很務實,學校對我打破學生膈膜的認可,老師對我瑣事道盡,成績對我百依百順,父母對我言聽計從。生活是現實的,現實是沒有絕對的親情,與之替代的是絕對權利關係和價值對等;
自出生滿一歲後的我便加入留守兒童的行伍,被寄宿到爺爺奶奶家中,準確的說是被寄宿到一個混合的大家庭中。我的奶奶生了三孩子,三個都是兒子。而我的父親則是他最小的一個兒子,所以在有我的時候,我大伯、二伯的孩子差不多已經五、六歲了。在現實生活中,所有的矛盾、爭執的產物,最終都會轉化到弱勢群體的身上;而在一個混合的大家庭中,這更是很常見的事情。人都是維護自己權益,特別是絕對權利的理性動物;而留守的孩子在麵對其他親戚孩子的時候,你永遠是一個沒有母雞保護的小雞;做任何關於競爭的事情,你永遠都必須規避,否則你不僅撈不到半點好處,反而會遭到所謂的懲罰。老聃所說的福禍相依,是需要你在禍難中得到升華,而這所得到的升華便是福。在這裏麵的升華便是孫子兵法中所言的:“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生活中在別人氣勢高漲的時候,我們為了最大化的保全利益,則需要隱忍,切忌意氣用事。
現實的殘酷不會勾起我對他人的絲毫憤恨,而更多的是想到自己為什麼不能做到。人與人之間隻有相對的道德援助,而沒有絕對的義務;在這一點我比較推崇:“知恥而後勇,知不足而後進”,很多人在對麵殘缺、不足的時候,更多的是氣憤、惱怒、怨天尤人,倘若把你埋怨的時間花在改變、務實上,則將又是一個新的局麵;因為人最怕的就是較真,當你較真的時候,所謂的苦痛、困難都隻不過是你畏難情緒上的一個主觀意淫。
通過看一個人ta眼中所局限的範圍點,便可以知道ta的過去與未來。這句話是我在2017年新年的時候所說得,現在看來忽視了人是發展中個體,概括的很片麵,犯了形而上學的孤立、靜止、片麵眼光去看待這個問題的錯誤;但是在我所提出這個概論的時候,是參照人在自己過去路子上的成長和完善,以及後天對先前事物看法的斧正,進而引申對未來的合理規劃;而這些東西將會內化成一個人的內在品質,從ta的視野中所投射出來,所以我認為ta的存在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我們平時所麵對的結構化麵試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至少它可以讓這些hr(負責新員工的招聘、選拔和錄用工作人員)從你的隻言片語中了解到你這個人的一些信息,而這些信息便是你眼界的體現,也是你個人價值觀的認可,進而讓hr對你這個人員決定是否錄用。
在校園生活中我們很是單純,我們曾對老師的一字一句幾乎是奉為聖旨,而這也是“學生氣”最開始。而我是一個比較推崇人性的人,因為眾人生而平等中最本質的平等便是人性上的平等;所以在平等的基礎上我們更方便用客觀的態度去評價他人,而這也正是我們的老師最願意看到的一麵,它是打破師生、上下級,以及我們的父母認可的隔膜。在他們看來人最可怕的就是明明處於不公平的大是大非問題上,卻沒有人敢直言提出,反而默默的忍受著。這也讓他們覺得這些學生是不成熟的,是沒有屬於自己的思想和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就否定於其分享更多事情的機會;因為在他們看來,他跟你說了也沒有多麼大的價值,你始終隻不過是個沒有獨立思想獨立的學生。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所應對的工作都是初中生能幹的,而更多是在工作中讓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拿我的大學輔導員來說,我的大學有兩任輔導員。第一任的輔導員是一位有著豐富管理學生經驗的老師,在她的管理下,學生很是聽話,學生給她惹的麻煩也是很少;每當學校安排的繁瑣事情,她將分上、中、下難度分配給不同的職位的班委,與其說不同職位不如說靠譜程度,當然我每次都能分到上等的任務;能把一個涉及到自己工作飯碗的事情授權給學生做,是一個很冒險的事情,因為承擔後果的主體是她,而不是學生。所以被選中的學生需要有一定的憂患、責任意識,當然這是也老師敢授權給你最根本的依據。所以我的第一任輔導員平時在辦公室閑到天天逛淘寶,也正是因為她經常和學生經常接觸,沒有一般老師那樣的高架子,收到很多學生親手做的一些小禮物也是很正常,工作、社交、尊重、自我實現都是事半功倍,自己的認可度也是很高,這樣的人誰不向往呢?而與之對應我的第二任輔導員,他則是一個一身“學生氣”未脫落的老師,辦事情都是親力親為,而這樣做的原因也不過是為了讓他的領導看到他的認真罷了;到後來是各種慢作為,臨到學校安排發畢業證的時候,他還在給其他年級檢查寢室,讓我們班的學生過幾天再來領畢業證。但是很多學生都已經買了返回的機票,而我們的輔導員還是一意孤行。到頭來是被學生各種舉報,自己深感工作壓力重大,師生關係極差,這何嚐不是現實的落差?古人雲:“劈柴不照紋,累死劈柴人”。在累死砍柴人的同時,因為砍柴人沒有砍到柴,也餓死了等飯吃的人,這也是砍柴人責任意識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