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畢業工作兩年了。從遇到璟尊,我才慢慢從璟尊那裏學會如何想如何做。從小到大好像一直生活在夢裏,沒有目標,即使有那麼一兩個目標也不知道如何去做。
小學五年級之前是沒心沒肺的玩過來的。五年級拿到了小丫史上第一個獎狀。
六年級,情竇初開。別看我大大咧咧的,但是,是個非常害羞、非常膽小的人。
在那七個男生裏,伊凡不是最帥的,但是,給人一種很溫暖很顧家的感覺。隻因同學說了句伊凡在家包餃子,小丫就義無反顧的喜歡上了。一戀就是三年,最後無果而終。
初一,我被一叫單鐵文的男生瘋狂的追了一個學期,就不辭而別轉了學。心裏一直想著那個溫暖的男生伊凡。就義無反顧的轉到伊凡所在的學校。初中的我變得特別安靜特別內向,伊凡是改變我得一個大的原因。
我的家裏條件不好加上心裏喜歡的伊凡沒有回應,變得越來越自卑。
不和同學玩鬧,討厭體育課,整天是沉沉悶悶的。心裏對家人的愧疚,用心的學習,可是上課時總是不由自主的開小差,所以成績不是很好。雖然位居班級的第二,可是在全校卻不突出。
就這樣安安靜靜的混過初中進入高中。
初三畢業那年辦了身份證,是因為想要出去打工。爸媽對我的教育,除了教我如何做人,對我的學業沒有要求。雖然從不要求,我也知道爸媽希望我出人頭地,有好成績。
中考的成績出來,沒想到我竟然考上了非常有名的一中。別人拿錢還要上,我本想放棄的心,突然覺得不甘。
九月一號開學,媽媽竟然要送我去上學。家裏離城裏有四十裏,路也不難走,但是沒有人和我作伴。除了我,沒有同學去一中上學。
那天我和媽媽一人一輛單車,帶著行李去學校報到。九月,天氣還有夏天的餘溫。大大的太陽,很熱。柏油路反著刺眼的光。我和媽媽經過兩個時辰的路程總算到了。
報道,分班,分宿舍。
第一個班級是七班,班主任是位年輕有活力的女英語老師。宿舍是三樓的311。我很喜歡這位英語老師,我也很羨慕她。她總是那麼開心,笑的那麼燦爛、那麼張揚。和她在一起就會覺得很溫暖很開心。
我也希望自己是個開心開朗的人,給身邊的人帶來溫暖和快樂。就像小時候一樣。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自己變得安靜了,自卑了,沒有活力了。如同生活在黑暗中的小草;又如貧瘠土壤裏衰敗的花兒,還未開就已敗。
可能是習慣了,習慣是可怕的。我努力的想要改變自卑的自己死氣沉沉的自己,雖然見效甚微,但也是有效果了。
兩周的軍訓,很累。剪短的頭發,被曬黑的皮膚,肥大的校服;使得我看上去就是一個有朝氣的小夥子。多年後,我依然記得媽媽看我軍訓回來時驚愕的表情。
七班的班主任,那個有活力的年輕女英語老師,帶的班級的同學都很有活力。漸漸的我也活潑了些,可是內心的自卑卻是太過牢固。時不時我總是會傷感,會安靜的發呆。
高一的第一學期,我以我優秀的成績得了件羽絨服,那是我第一件羽絨服。隨著時代的發展鄉親們的生活好了許多,我家裏也是。可是我家裏依然是村裏的貧困戶,羽絨服,是件奢侈品。
在七班的生活,好像又回到了初中。安靜平淡的過,學習考試好像是從不走心。隻是比初中時多了些快樂。
轉眼高二了,要分文理了。七班是文班,這意味我要是選理就要離開。這個高中和整個那時的社會一樣的重理輕文。理科有實驗班,而文科沒有設重點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