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指出,這些都是孫子所講的詭道應用。而這裏所謂的能與不能、用與不用、遠和近、親和離、東和西等實際上都是相對統一的。每場戰爭的情況都十分複雜,而其所表現的本質和現象有時是矛盾的。這就要求領導者們會利用現象和本質的矛盾性、複雜性而施展兵法的虛實互換從而達到攻其不備、出其不意的戰略效果。
古今中外無數的戰役都是成功地運用詭道從而取得勝利的。赤壁之戰,孫劉聯軍若沒有詐降、火攻等奇術;城濮之戰中晉軍若沒有退避三舍、揚塵設伏等詐計;曹操在官渡之戰中若沒有聲東擊西襲白馬,丟棄輜重斬文醜……許許多多的戰爭都是成功運用詭道從而取得勝利的。
孫子兵法用在軍事上已經有許許多多的人在研究,並寫下影響深遠的著作。但孫子的兵法、手段卻不是隻能用在軍事上,我們最先說的賭,實際上也是兵法詭道的一種。善賭的人為自己有好的牌運,設法讓牌感受自己的強大,從而讓自己得到的牌越來越好,進而成為贏家的過程就是兵家詭道在生活中的活化運用。
所以今天我們不從戰爭、曆史、戰役的角度來看兵法,從生活的角度出發,來看孫子對於人們要怎樣生活、如何做事所提出的方法和手段。
一位計算機博士應聘了許多家公司都沒被錄取。幾經失敗的他決定收起所有學曆證明,以本科生的身份去求職。沒過多久,他就被一家公司錄取為程序輸入員。這份工作對他來說就是小兒科,但博士還是努力地工作著。沒過多久,老板就發現博士的水平不但高於一般的程序輸入員,甚至還能看出計算機程序上的錯誤。於是找他談話,這時博士拿出他的學士證明。老板很快給他換了一個與他大學所學專業對口的崗位。但沒過多久,老板又發現博士在工作的時間可以提出許多有價值的獨到見解,遠比一般大學生高明多了。這時博士拿出自己的碩士證明。於是老板又給他提升了。但老板漸漸發現他比一般的碩士還高明,於是又找他談話,而這時博士亮出自己的博士身份。從此以後老板更加重用他了。
博士的求職與發展可以說正是詭道以實示虛的典型生活手段。現在許多人總是相信自己能力出眾、才華過人,但對於公司來說,你的才華他看不到,這時你不妨先假裝自己一無所長,然後在關鍵時刻再表現自己的才華和能力,而這正是一種迂回曲折達到目的的方法。這就像一個性格活潑好動的經理,為了有成熟管理人員的樣子而穿正式西裝一樣。我們做任何事都要講究方式方法,而這些方法、手段實際上就是兵家的詭道。
有三個著名演員應邀到一個劇場同台演出,他們向劇場經理提出同樣的要求,即在海報上把自己的名字排在前麵,否則他們將退出演出。
三名演員同台獻藝的消息早已傳出,不可能改為個人專場演出,何況這幾位演員都是走紅明星,得罪哪一個都對劇場經營不利,這真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不過,劇場經理略經思索之後,就滿口答應了他們的要求。演出那天,三位演員到劇場一看,海報不是一般的平麵形式,而是一個不斷轉動的大燈籠,三個演員的名字都寫在燈籠上,三人的名字轉圈出現,誰都可以說自己的名字排在前麵,於是三位演員皆大歡喜地參加了演出。
我們常說做人難、做事難。的確,我們為了得到必要的生存資源就必須麵對很大的壓力參與競爭。如果做人、做事學會像“兵家詭道”一樣,做到時而實、時而虛,時而遠、時而近,時而能、時而不能,做到隨意轉化,那不管你做什麼事都會輕而易舉、事半功倍。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孫子講:“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南懷瑾認為,此話乃是孫武“權詐之兵”的精髓,是戰術選擇的總綱領。
公元196年,孫策為解江東後顧之憂,達到集中兵力與曹操作戰的目的,他必須先要解決固陵的王朗,但孫策軍遭到太守王朗的頑強抵抗,幾次進攻都未果。這時,叔父孫靜向孫策獻計:“固陵防禦不易攻克,但這裏向南數十裏處有一條小路,我們先攻那裏,這樣就會有‘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的效果。我願意領隊當先鋒。”孫策聽從了孫靜的建議,先做出主力仍然留在原處的假象,然後在夜裏從查瀆迂回到王郎的側後,突然發起進攻。結果王朗兵敗而逃,會稽一帶盡歸江東孫氏所有。
由此可見,在雙方作戰時,在對手想不到的時間、地點,用他想不到的方式進行突然打擊,可以在短時間內收到巨大的效果。而實施“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戰略關鍵在於一個“奇”字。用一句話闡述被曆代兵家視為珍寶、推崇備至的“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戰略就是要利用對方慣性思維的弱點,抓住對方思想空白地帶,用逆向思維的用兵手段去攻擊敵人的要害,才能收獲出其不意的效果。
中國曆代軍事家們對“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的戰術運用很多,這也是用兵指導原則之一。就像鄧艾偷渡陰平小路一樣,就是這一謀略的代表之作。這一手段如果運用於生活中,就要在“奇”字上做文章。
《唐史》中記載,李靖平時很少說話,性格深沉,用兵方法往往可以出其不意,一戰而搗中敵人的要害。
李靖一生中有兩次最為經典的戰役。其一是他征討東突厥時,在一個風雪連天的冬季,麵對突厥三十萬大軍,李靖率領三千鐵騎夜襲陰山迂回穿插千裏,直掏突厥老窩。
這一迂回作戰麵對的不僅僅是突厥三十萬大軍,還有嚴寒的天氣,何等艱難?但李靖卻完成了這一千古絕唱,此戰殺敵萬人,敵軍與唐軍的傷亡比例達10∶1,此戰致使突厥幾十萬大軍全線崩潰,突厥可汗被俘虜。這簡直是奇跡,麵對幾十萬突厥大軍,李靖單憑三千鐵騎,一戰定乾坤,從此解決了突厥對唐朝的威脅,其功可以蓋古。
其二是征討吐穀渾戰役。當時吐穀渾的老巢在地勢險要的青海,唐軍三次征討未果。在這種情況下,李靖出馬,他沒有繼續采用從正麵進攻的策略,而是指揮唐軍從青海、甘肅交界的小路穿越過去,對吐穀渾身後的要害地區發起總攻,此一役一舉殲滅吐穀渾。這是自“五胡亂華”以來,漢族軍隊再一次進入西域。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穀渾。”這是唐朝詩人王昌齡對征討吐穀渾戰役的讚頌。
李靖在這兩次經典戰役中的用兵之法,都遵循了“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的用兵原則,麵對突厥三十萬大軍,李靖迂回穿插千裏,直搗突厥老窩,正可謂出其不意,攻其無備。有誰能想到,麵對強大的突厥軍隊和寒冷的環境,李靖可以讓自己的軍隊直達突厥老巢?麵對盤踞於險地的吐穀渾,他不正麵進攻,而是選擇繞到敵後而突襲,這是又一次“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的體現。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時候,你都得用到一些手段,無論是經商,還是做別的事。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既然要做事,就難免遇到強勁的對手,這時你就要攻其不備,抓住對方的弱點狠狠打擊,避開對手較為明顯的優勢。掌握大量競爭對手的情報,以出奇製勝。
農夫山泉是中國人都知道的飲用水品牌,他要推出一種新產品——天然水。怎樣才能讓自己的新產品一炮而紅呢?他們的做法可謂“奇”“準”“狠”。
農夫山泉公司首先召開記者招待會突然宣布:經實驗證明純淨水對健康無大益,於是農夫山泉將不再生產純淨水,改而生產天然水。他的理論依據是:純淨水中連微量元素都沒有,而這些微量元素是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物質。
農夫山泉奇招一出,娃哈哈、樂百事等全國的純淨水廠家紛紛聲討農夫山泉,如此一來農夫山泉要生產天然水的事被越炒越大,產品還沒出就已經先為人知。麵對全國同行的反對,農夫山泉的第二奇招開始了,他推出一個用意更加明顯的廣告:一群小學生用純淨水和天然水來養水仙花。幾天後,用天然水養出的水仙花似乎長得更好。而結論也顯而易見:天然水好於純淨水。
農夫山泉為了讓自己的奇謀收到奇效,還在全國範圍內召集小學生做實驗:將金魚、大蒜分別放入純淨水與天然水中,然後觀察其存活和發育狀況;分別用這兩種水泡茶,觀察24內小時茶色的變化。
對於農夫山泉這一突發的商戰波瀾,媒體早有爭相報道。當然在報道中也加入了一些渲染的成分。沒過多長時間,全國上下就形成一場純淨水和天然水之間的大戰。而消費者們在寧可信其無的自我保護意識下,對純淨水產生心理恐慌,而一些分銷商和終極商店開始拒絕純淨水進入。農夫山泉天然水借此奇招一炮而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