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份,保命錢。
應該留三年到五年的生活費。這些錢可以以定期儲蓄的形式存放,或者部分購買國債。
第三份,閑錢。
是五年到十年不用的錢,這些錢才可以用來買股票、基金、房地產,以期獲得高收益,當然也要做好虧本的準備。養老保險也可以買,但不是唯一手段,投資基金也可以用來養老的。
第四份,買保險。
這裏說的是買保障型的保險,比如人身意外險、住院保險和定期壽險等等。這樣你在發生意外損失時,保險公司會為你提供補償性的財務支持,否則你家的水庫就有可能決堤了。買保險是為了實現財務安全。
十招教你越理越有財
以下十招,教你如何在生活中學會理財,僅供參考。
第一招,強製儲蓄。到銀行開立一個零存整取賬戶,工資到賬後,其中一部分要強製自己進行儲蓄。另外,現在許多銀行開辦“一本通”業務,可以授權給銀行,隻要工資存折的金額達到一定的數目,銀行便可自動將一定數額轉為定期存款,這種“強製儲蓄”的辦法,可以改掉亂花錢的習慣,從而不斷積累個人資產。
第二招,不要透支。持卡消費越來越成為時尚的標誌,但是並非人人都適合使用銀行卡,特別是對信用卡更是需要慎重使用,另外,貸記卡的透支功能也要慎用,過度透支會使自己成為“負翁”一族。
第三招,合理存款。將必要的開支列出後,剩餘的錢對於工薪家庭來說還是放在銀行裏最有保障。最好將這部分錢分為兩部分,20%存為活期以備不時之需,80%存成定期,這樣更能約束一下想花錢的衝動。
第四招,量入為出。對於“月光族”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要控製消費欲望。最好建立一個理財檔案,對一個月的收支情況進行記錄,看看“花錢如流水”到底流向了哪裏,看看哪些是必不可少的開支,哪些是可有可無的開支,哪些是不該有的開支,然後逐月減少“可有可無”以及“不該有”的消費。同時,可以用工資存折開通網上銀行,隨時查詢餘額,對自己的資金了如指掌,並根據存折餘額隨時調整自己的消費行為。
第五招,適時投資。如果自己的積累達到一定金額,而當地房產又具有一定增值潛力時,就可以考慮按揭貸款購買住房。這樣當月的工資首先要償還貸款本息,不但能改變亂花錢的壞習慣,還可以享受房產升值帶來的收益,可謂一舉兩得。另外,每月拿出一定數額的資金進行國債、開放式基金等投資的辦法也值得采用。
第六招,抵製誘惑。商家促銷的花樣越來越多,各種誘惑使不少人患上了“狂買症”,特別是精於算計的女性,生怕錯過優惠的時機,往往不考慮自己的需求,不顧購物的綜合成本,一味瘋狂購買。因此建議在購物前先考慮一下自己的這種消費是否合理再做決定。
第七招,開支分類。每月除了留下自己必要的零花錢外,將剩餘部分全部拿出作為家庭基礎基金;列舉出當月的基礎開支,如水、電、燃氣、暖氣等費用;列出當月生活費用開支(這裏主要指夥食費);再留少部分其他開支。
第八招,節省開銷。常下館子是“月光家庭”的主要特點之一,他們的此項開支有時占到月收入的1/4。建議家庭成員學習烹飪,下班時可以順便買點自己喜歡的蔬菜或者半成品進行加工,既衛生,又達到了省錢的目的。
第九招,降低房租。長期租房的人經過自己的爭取還是有可能實現這一點的。首先一定要按時繳納房租,要比規定日子提前三四天交給房主,然後找個適當機會和房主談,請求降低房租。當然要有條件,你需要用你的存款一次付清一段時間的房租。每月也許可以省出50~100元。
第十招,老人當家。如有條件把雙方的父母輪流接到家裏來住,讓老人給自己當管家。這樣,不但大家庭的關係融洽了,還學會了勤儉持家,而且再有過多的聚會,更容易找到推辭的理由了。
把錢花在該花的地方
大S出道早,財產自然頗豐。早已成為“有錢人”的她,卻始終堅持一個原則——把錢花在該花的地方。
把錢花在該花的地方。這道理也許很多人都懂,可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呢?
“從某一個角度看,金錢就像火——是你忠實的朋友,又是你災難的源頭。當你被它控製,當你賬戶上的利息不斷增多的時候,你就會慢慢變成它最可怕的奴隸。”——這是美國著名慈善家洛克菲勒對兒子的告誡。
有這樣一個笑話:一名一夜暴富的大款,坐名牌車、戴名牌表、穿名牌衣服名牌鞋。總之,凡是可以炫耀的地方,他用的都是名牌貨。一日,他駕車外出兜風,發生惡性交通事故。他幸免於難。當救護人員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他從車廂裏救出來時,他一看到自己豪華的轎車已被嚴重撞毀便號啕大哭:“哎呀!我的‘奔馳’呀,我的‘奔馳’呀!”這時,一名救護人員發現大款的胳膊已被撞斷了,便生氣地對他說:“就知道哭你的車,瞧瞧你的胳膊吧!”那大款瞧了一眼胳膊,接著又大哭起來:“哎呀,我的‘勞力士’呀!我的‘勞力士’呀!”
笑話中的大款在物質上很富有,但在精神上卻很貧乏。除了可以炫耀的財富之外,沒有風度,沒有學識,沒有理想,沒有修養,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他“窮”得隻剩下了錢。一個視金錢比生命還重要的人,與其說他擁有財富,不如說財富擁有他。
在我們身邊,一些先富起來的人將鬥富、擺闊、縱欲,別墅、美女、寵物成為其追求的目標。這種種現象,已經不僅僅是怎麼花錢的問題,它反映出一些人價值觀、道德觀的異化。鬥富顯闊,絕不是富裕之後的必然行為。世界上有許多大富豪盡管腰纏萬貫,卻並不張揚。美國富翁斯坦利說:“事實上,你沒有必要一定要戴一隻價值5000美元的手表,沒有必要去坐豪華小轎車。”他舉了一個例子,美國百萬富翁喜愛的是價格適中的福特轎車。有位百萬富翁獲悉他的朋友們計劃在他65歲生日時送給他一輛勞斯萊斯後,便很快通知朋友們千萬不要這樣做。這位百萬富翁說:“這是與我的生活風格極不相稱的。如果你擁有這樣一輛車,你就必須換掉你的房子,必須去買套相稱的家具,必須更換所有與之不相稱的物品,著實地打扮自己一番。”斯坦利還調查了一些百萬富翁所買的最貴的服裝,結果有一半人說他們從來沒有買過價格超過390美元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