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青青站在衙門門口時,深深的吸了口氣。
幾輩子下來,她最不願意打交道的地方就是政府機構。以前是躲著讓師傅師兄們去,這次在這個時空更是仗了年紀小讓阿燦為之出頭,可是沒想到竟遇到這麼個油鹽不進的大老爺,竟然把阿燦跟爺爺都抓進了監獄。
他跟自己這種規規矩矩做生意的人為難,到底圖的是什麼?
難道是因為眼紅自己賺的多了,想分一杯羹?
可是按照之前他行事的風格,感覺不像啊。
府衙裏的大老爺,黎青青是久聞其名不見其人。隻知道手段十分狠辣,懲治城中的宵小青皮是不留半點餘地,更不許人說情,看起來很有手段。
至於為人處世,聽說是不好奢華,不貪金銀,這兩年不但廢除了眾多徭役,還給農民減稅,理論上算是個好官。
但隻是理論上,因為他在民間的口碑並不十分好。執法太嚴,往日百姓們的勞役都是稍稍花錢,便可以賄賂上官便可免除。但等到他來,沒有人敢收錢,到時間了哪怕你家豬要生了麥子要割了,該服勞役時一概拉走,於是百姓們暗地裏怨聲載道。
而且在他的嚴打之下,市麵上蕭條了不少,許多城市裏無地的居民本來就靠著點做小生意賺錢,他禁了各種他覺得違法的生意,並且嚴格執行宵禁,結果就是導致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道跟鬼城似得,於是這部分居民不得不開始節衣縮食。
當然他也是做好事的,例如吏治為之一清,再無貪贓枉法之事,更沒有人敢欺壓百姓。境內能修的大路小道,水渠池塘都被他整修一番,理論上因為他的存在,此地在十年內都不會有發生大型水旱災害。
但是本地的百姓地痞流氓以及貪官汙吏都在暗搓搓的祈禱他趕快離任……能做好事做到如此天怒人怨的程度,這也是種本事。
縣衙裏頭光線略暗,大約是因為房屋都有些年頭了,還有些破敗。但是因為其處於政府機關所特有的氣質,使得進來的人都忍不住放輕了腳步。
“你就是黎老頭子的孫女?”負責來接待他們的師爺打量著黎青青,目光有些古怪。
自阿燦和黎老爺子被抓之後,黎青青就讓著幾個機靈的夥計去全力打通關節,看看他們究竟是哪裏犯了忌諱,要怎麼改才能被放出來。但奇怪的是,縣老爺那邊的態度很微妙,黎青青送出的銀子沒有人敢收,但是關於黎老爺子的消息他們也沒有吝嗇,大大方方的告訴她,黎老爺子被縣老爺關在了牢中,但並沒有對他施以酷刑,甚至在牢房裏也是優待。
他到底想做什麼?黎青青疑惑著,直到那邊兒的人專門傳出話來,說期望黎青青親自去一趟。
對於這個要求,大家夥兒一致認為這是場鴻門宴。
黎老爺子跟阿燦已經被抓了,建築隊之所以沒有散,那是因為有黎青青這根定海神針在這裏。雖然她年紀小,但是最初跟她一起幹的人知道之所以會有這個建築隊,那是因為有黎青青。所以隻要黎青青在,就算是誰沒了都不要緊。可萬一黎青青要是被縣老爺抓了,那他們可真要散夥了。
於是甚至還有人鼓動黎青青先逃走,等過了這陣風聲再說。
兄弟們對自己如此看好,黎青青自然很感動。但是感動歸感動,她身上的責任卻還是要負擔起來。她是爺爺的孫女,阿燦的老大,他們有了危險,她怎麼能逃走。
於是在勸服了眾人之後,才有了今天的單刀赴會。
縣衙比她想想的簡陋,也比她想象的肅穆。來迎接她的師爺年紀十分大了,頭發花白,但態度卻很和藹,不像是衙門的師爺,倒像是誰家的老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