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外倒轉術
外倒轉術是一種經腹壁用手法轉變胎位的手術。經曆了盛行、慎用、禁用以及再次推廣應用的過程。近年來由於子宮鬆弛劑的應用,使外倒轉術成功率提高,同時有效地降低了臀位的發生率和圍產兒死亡率。
適應證
(1)單胎、胎兒發育正常。
(2)橫位或斜位。
(3)妊娠32~36周的臀位,經胸膝臥位、艾灸矯治無效者。
(4)羊水量正常。禁忌證
(1)羊水過多或過少者。
(2)雙胎胎位異常。
(3)頭盆不稱。
(4)B超證實有臍帶繞頸或繞體者。
(5)孕婦有心髒病、高血壓、妊娠高血壓疾病等的臀位。
(6)子宮畸形、子宮有瘢痕或子宮肌瘤者。
(7)胎頭屈曲不良,行倒轉術後可以造成顏麵位者。
準備工作
(1)術前詳細了解病史,進行體格檢查和產前檢查、B超檢查了解有無畸形、胎位、胎先露、胎盤位置、羊水量、臍帶位置及胎兒大小等。
(2)向患者及家屬說明可能發生的並發症,並簽署同意書。
(3)術前排空大小便。
(4)術前B超確定胎兒發育正常,胎心好,胎位明確,並排除胎盤前置、前壁胎盤及臍帶繞頸、繞體等異常。
(5)術前0.5~1小時給予硫酸舒喘靈4~8mg,或口服鹽酸羥苄羥麻黃堿20mg,也可用50mg硫酸鎂加5%葡萄糖靜脈滴注,每分鍾15~20滴,待子宮鬆弛後進行外倒轉。
操作步驟
(1)排空膀胱,孕婦平臥,雙下肢屈曲略外展,露出腹壁,撒適量滑石粉,術者站於孕婦右側,以雙手插入胎先露下方,在腹壁及子宮鬆弛後向上用力,托起胎臀,並以一手置於胎先露下方把握已經鬆動的胎先露。如果胎臀已入盆,應先將先露部上推。
(2)將胎臀推向一側髂骨翼,方向應與胎頭下降的方向相反。如果胎兒取左骶前,應將胎臀推至孕婦左髂骨翼。
(3)術者以另一手的示指和中指的力量交替輕按胎頭枕部,使胎頭向子宮的側方移動,緩緩下滑。
(4)同時由子宮側麵向上推胎臀,盡快由橫位轉為縱產式。
(5)當胎兒轉成頭位後,用中等大的毛巾兩條,卷成16cm長的卷,分別置於胎頭兩側。用33cm寬的布繞腹2周,用別針固定。
特別提示操作技術
(1)胎先露較深者可以經陰道上推胎先露使其鬆動。
(2)操作輕柔連續,以避免胎兒複位。
(3)外倒轉的過程中,密切注意聽胎心,出現異常應立即停止轉動,退回原方位,若5分鍾後胎心仍然不能恢複,應放棄手術。
(4)最好在B超監測下進行。注意事項
(1)術中孕婦若有自覺腹痛或者出現宮縮,應停止操作。
(2)胎先露已入骨盆或外倒轉困難者,不應強行操作,切忌用暴力。
(3)術畢應定期做產檢。
醫療風險
(1)胎心率異常。
(2)複雜先露。
(3)臍帶纏繞。
(4)胎盤早剝、胎膜早破、早產,甚至胎兒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