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2 / 2)

李廷恩猶豫道:“四叔花銷是大了些,隻是他要會友,又是長輩。”

“他會什麼友!”秦先生氣的一拍書案,斥道:“他會什麼友,怕是都會到綠衣巷去了!”

李廷恩一聽這話立時垂頭束手。

秦先生說完也覺的自己不該脫口而出說這話。綠衣巷是什麼地方,怎能在尚未成親束冠的得意門生麵前提起來?

秦先生自己罵了兩句有辱斯文,緩了口氣道:“你是晚輩,也著實不好說。這樣罷,我寫封信回去你交給你祖父,你四叔本還有點天分,雖說相較你甚遠。不過麼,好好考一考,未必不能得個秀才,到時就是在鄉下立個私塾也是省了你的負累。”

這頭說了,那頭秦先生當真就拿起筆斟酌著開始寫信。

李廷恩當即上去伺候著磨墨。

秦先生看學生一副恭敬端肅的模樣,心裏不自禁的滿意,可惜自己沒個小閨女。轉頭李耀祖那張臉又浮現在眼前,秦先生心頭就又鼓起了心火。

真是不曉得,一家子孫,怎的差別如此之大!

--------------------------------------------------------------

想到兩天後就是七夕,李廷恩將這兩個月攢下的二十兩銀子拿了一錠五兩的出來,去鎮上采買了十對摩睺羅,胖乎乎的彩繪泥娃娃看起來十分討喜。買摩睺羅的王掌櫃看是李廷恩,還每對都給少算了十文錢。就是這樣,也花了李廷恩二兩銀子。果然這古代七夕乞巧的玩具不是人人都玩的起的。

剩下的三兩,李廷恩都拿去買了瓜果零食,鼓鼓囊囊一大袋子提在手裏路過繡鋪,李廷恩才想起乞巧本來就是女兒節,最要緊的是讓女孩子穿七孔針。

前兩年因有李芍藥,即便李廷恩手裏攥著銀子,他也不想買那些上等的絲線回去。今年三丫回來了,雖說三丫才四歲,不過李廷恩分外想補償這個吃盡了苦頭的小妹妹,就盤算著無論如何給弄點好的絲線回去。

李廷恩進去繡鋪,一說要買繡線,繡鋪鄭掌櫃就讓人拿了新進的七彩絲線上來,給李廷恩保證這線就是被日頭曝曬也絕不會掉色。李廷恩知道這東西不便宜,鄭掌櫃不肯要,還額外送了李廷恩八套針線盒子,隻是要李廷恩答應下次再幫他店子描一副炕屏的樣。

這年頭創新十分艱難,人們似乎都有點死腦筋,卻善於借鑒。

就說這繡樣,老一輩傳下的鬆鶴延年,梅蘭竹菊四君子,花開富貴這幾種,人們就拜壽,贈友,成親時候通通按照這四種繡,無非是在繡樣的布局顏色上手腳。

李廷恩給鄭掌櫃描的繡樣卻別出心裁,同樣是拜壽,他給畫了個鶴發童顏的老者笑嗬嗬看著一屋子年齡不一的童子滿地滾的情景。鄭掌櫃叫底下繡工最好的繡娘加緊繡出來後送去府城賣,結果被一公子三百兩買走了,聽說最後送給了京中做大官的老太爺。消息傳開後,鎮上縣裏都有許多大戶人家來點著買一模一樣的繡品好給家裏老人添添喜氣。說擺這麼一副炕屏在炕頭上,老人看著就精神。

鄭掌櫃從中獲利頗豐,這時候怎會跟李廷恩計較這點針頭線腦的。不僅送東西,他還非逼著李廷恩收下三十兩的潤筆銀子。

李廷恩頗猶豫。

當初描樣是打算萬一空間種的那參年份太淺賣不起價就用這換點錢,鄭掌櫃給過十兩銀子了。他前世有中文係與曆史係功底又是個成年人,這幾年已經表現的夠高調。再讓人曉得他描個繡樣加起來能換四十兩,現在又沒有什麼依仗,別說外頭,就是家裏都能翻天覆地。

要能敞開掙銀子,他早就把空間裏的靈芝人參碧玉珍珠拿去換銀子了!

鄭掌櫃是個機靈人,李廷恩家裏那點事他早就打聽的差不多了,急忙保證,“放心,這銀子出了我手裏那就是在街裏打個轉掉到哪口塘裏的事情了。”說著壓低嗓門,“廷恩啊,聽鄭大叔的話,這要考科舉,還是自己多攢點才行,指望家裏喲……”

李廷恩看鄭掌櫃搖頭晃腦意有所指的樣子,心裏一動,將銀子不著痕跡袖了進去,“鄭大叔,學裏這兩月功課緊,元宵前我再給您送副畫來您品鑒品鑒。”

“哎……這就對了。”鄭掌櫃拍了下大腿,吆喝著人將八套針線盒子放在一個竹籃麵上,兩團七彩絲線用一張不起眼的灰色粗布裹著放到底下遞給了李廷恩。

李廷恩看著鄭掌櫃的動作,不由輕輕笑了笑,提上一大包東西被鄭掌櫃送出了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