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東方朔(前161或162—前93),本姓張,字曼倩,平原厭次縣(今山東省陵縣神頭鎮,一說山東省惠民縣何坊鄉欽風街)人,西漢辭賦家。漢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東方朔上書自薦,詔拜為郎,後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職。在政治方麵頗具天賦,他曾言政治得失,陳農戰強國之計,但當時的皇帝始終把他當俳優看待,不以重用。他性格詼諧,言詞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談笑取樂,“然時觀察顏色,直言切諫”(《漢書·東方朔傳》)
劉徹,即漢世宗孝武皇帝(前156年-前87年),漢朝的第七位天子,政治家、戰略家。劉徹是劉邦的重孫、漢景帝劉啟的第十子。七歲時被冊立為皇太子,十六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前141年-前87年),在位期間數次大破匈奴、吞並朝鮮、遣使出使西域。獨尊儒術,首創年號。他開拓漢朝最大版圖,功業輝煌。但是,漢武帝連年征戰,耗盡了國庫,導致民生凋敝,在位晚年發生農民暴動,並且在巫蠱案中冤殺無辜。公元前87年劉徹崩於五柞宮,享年70歲,葬於茂陵,諡號“孝武”,廟號世宗
陳氏,大漢孝武陳皇後,是漢朝孝武帝劉徹的原配妻子,血統上也是漢武帝的嫡親姑表姐。陳氏小名阿嬌,世人稱之為陳阿嬌。陳皇後出身陳皇後出身並非特別顯貴,其父隻是漢朝1800戶的一個小侯。但自幼榮寵至極,難免嬌驕率真;且有恩於武帝,不肯逢迎屈就;與漢武帝漸漸產生裂痕。剝奪皇後名分外,廢後在衣食用度上皇後級別待遇不變,並且餘生居住於別宮長門宮
漢景帝劉啟是漢文帝劉恒的長子,西漢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諡號孝景皇帝,無廟號。漢惠帝七年(前188年)生於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遙縣西南),終年48歲。母親是漢文帝皇後竇氏(即竇太後)。劉啟在位期間,削諸侯封地,平定七國之亂,鞏固中央集權,勤儉治國,發展生產,他統治時期與其父漢文帝統治時期合稱為文景之治。
劉榮,漢武帝劉徹的兄長,曾被其父漢景帝立為太子,後被廢,膠東王劉徹取代他成為太子。
漢景帝寵愛的栗姬生了三個兒子,長子為劉榮。
景帝四年(前153)四月,聽從母親竇太後的建議,立栗姬所生長子劉榮為太子,同時封劉徹為膠東王。
景帝七年(前150)正月,栗姬失寵,廢劉榮為臨江王。
當年四月,封王美人為皇後,立膠東王劉徹為太子。
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劉榮又因侵占宗廟地修建宮室犯罪,被傳到中尉府受審。郅都責訊甚嚴,劉榮恐懼,請求給他刀筆,欲寫信直接向景帝謝罪,郅都不許。竇太後堂侄魏其侯竇嬰派人悄悄送給劉榮刀筆,劉榮向景帝寫信謝罪後,在中尉府自殺。竇太後聞訊大怒,深恨郅都不肯寬容,責景帝將他免官還家
主父偃。漢武帝時大臣。臨淄(今山東臨淄)人。出身貧寒﹐早年學長短縱橫之術﹐後學《易》﹑《春秋》和百家之言。在齊受到儒生的排擠﹐於是北遊燕﹑趙﹑中山等諸侯王國﹐但都未受到禮遇。元光元年(前134年)﹐主父偃抵長安。後直接上書漢武帝劉徹﹐當天就被召見﹐與徐樂﹑嚴安同時拜為郎中。不久又遷為謁者﹑中郎﹑中大夫﹐一年中升遷四次﹐得到武帝的破格任用。後因接受封國賄賂,被漢武帝滅全族。
衛子夫(?-前91年),名不詳,字子夫。西漢平陽(今山西臨汾)人,漢武帝劉徹的第二任皇後。衛子夫建元二年入宮,第二年懷孕後被封為夫人。大司馬大將軍衛青是她的弟弟,大司馬驃騎將軍霍去病是她的外甥,生有一男三女,男為戾太子劉據,女為衛長、諸邑、石邑三位公主。元朔元年衛子夫生下劉徹長子劉據,被立為皇後。在她被立為皇後的第38年,即征和二年(前91年)的巫蠱之禍中,衛子夫母子等人遭江充等人陷害,不能自明,自殺。十八年後漢宣帝劉詢以皇後禮重新厚葬她,追諡號曰“思”,建園置周衛。史稱孝武衛思後或衛思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