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魯·格羅夫
1936出生,起名“安德拉斯·格羅夫”。
1956革命失敗後離開匈牙利祖國。
1963在伯克萊的加利福尼亞大學獲得化學工程學博士學位。加入費爾柴爾德半導體實驗室,當哥登·莫爾的助手。
1968英特爾改組為NM電子公司(諾依斯和莫爾)。安德魯·格羅夫為最初的僅12名雇員之一。
1970英特爾引入了其第一批成功的產品:容量為1K的1103芯片,1000字節的動態隨機存取內存(DRAM)。
1971英特爾的利潤上升至943萬美元,也因為EPROM(可擦除、可編程隻讀存儲器)的成功。
1975英特爾準備擴股期間,格羅夫被任命為執行副總裁。結果,格羅夫得到對生產和係統管理的更大控製權。
1978英特爾引入了新的8086/8088芯片。
1979英特爾的利潤上衝至6.61億美元——獲得了微處理器市場40%的份額。開始“操作打壓”,這項活動是要取得對其競爭對手的2000項“設計贏項”。英特爾最後贏了2500項,包括勝過IBM的一項。格羅夫被任命為董事長和執行總裁,並得到“普魯士將軍”的諢號,因為他領導並驅動員工的能力。
1980IBM選擇英特爾的8088微處理器作為其新PC機的處理器。
1981格羅夫啟動了“125%的解決方案”,這是一項政策,要求所有高級員工保持每工作周50小時的工作時間,而沒有加班工資。
1983格羅夫出版《高產出管理》。在書中,他解釋了“以產出為方向的管理方法”。
1985英特爾芯片的價格由於德州儀表公司、摩特羅拉公司和日本製造商的競爭而下降。
1986年總收入從1984年的16億美元下降至12億美元。結果導致工資再降10%,八處機構的撤除以及英特爾員工30%的減員。格羅夫開始考慮轉向的事情:英特爾退出了內存芯片業,進入了微處理器行業。英特爾引入了386,並展開了廣泛的營銷活動,以支持該產品。
1987格羅夫成為英特爾總公司的執行總裁。他出版了《安迪·格羅夫專訪》。
1988因為386的成功,年總收入上升至29億美元。486微處理器(頭發絲的1%粗)也推出了。
1989開發出奔騰微處理器,單塊芯片上含有310萬隻晶體管。英特爾很快處理了奔騰片上發現的一個小毛病。英特爾還開始提高發明時間表的速度,這樣,新版本產品的彼此替代就會更快。
1990全世界2200萬台PC機中,估計有1400萬台使用了英特爾微處理器。
1994英特爾啟動了1.5億美元的廣告活動,“內部的英特爾”,以便為奔騰促銷,並使英特爾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
1996格羅夫被任命為英特爾總公司的主席。他出版了暢銷書《狂者生存》。
資料來源:
1.丹尼爾·格羅斯:《福布斯巨商故事集>(紐約:威利出版公司,1996)
2.“當年風雲人物:英特爾的安德魯·格羅夫,”《金融世界》(1990年12月11日)
弗萊德·沃萊斯·史密斯
1944出生在田納西州孟菲斯市近郊。他父親詹姆斯·弗萊德裏克·史密斯後來當了迪克西長途汽車運輸公司的主席和大股東,1948年去世的時候,他手上控製的股票價值1700萬美元。
1959在孟菲斯大學預科上學。跟兩名15歲大的同學一起開了間“阿登特唱片公司”,從父母那裏借了5000美元。
1962上耶魯大學,學經濟學和政治科學。
1965在耶魯大學,史密斯寫了一篇學期論文(並不受歡迎),講了他的“輪轂”概念,這個革新思想後來確定了聯邦快遞的寄送路線。
1966開始在越南的第一輪兵役,他在這裏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少尉軍官。
1967提升為中尉。獲得很多勳章:銀星獎章、銅星獎章、兩枚紫心獎章、總統軍團特別獎、海軍表彰勳章,還有越戰勇敢十字勳章。
1968回到孟菲斯。
1969史密斯接管阿肯色航空銷售總公司。他不久發現了不斷成長的公司型噴氣機飛行業中零件和設備供給線上的空缺。在這同一時間內,他對空中服務的呆板也很是反感。他的經驗使他考慮到載客飛機的貨運問題,可是,這個想法在大型航空業方麵證明是不切實際的,他就開始考慮別的辦法。
1970史密斯第一次對又快又小的法爾孔噴氣機感興趣。
1972聚攏了聯邦快遞最初的一些員工,開始將法爾孔改裝成貨運飛機。因為缺少財務支持,他最後隻好去參加美國郵政服務局的合同投標;當年末,該公司280萬美元收入的一半來自郵件處理。
1973貸款進行公司擴張,也得到兩位財閥的投資。1月份,史密斯招了150名員工,並在孟菲斯設立了總經理辦公室,但隻有9架法爾孔噴氣機,全都用來裝運美國的郵件。他需要空出至少6架來啟動聯邦快遞的業務。第一輪嚐試失敗了,第二輪裝了183件郵件。
1974業務仍然沒有起飛。一位投資人抽出了資金,公司到了破產的邊緣,哪怕繼續發展下去也不行。
1975聯邦快遞最後在7月份勉強得到5.5萬元的利潤。從那以後就開始賺錢了。
1976到這時,聯邦快遞已經雇用了1856人,在美國82個航空港有37架飛機在運行,工資單上有2560萬美元的支出。淨收入不斷攀升:1976年為350萬美元,1977年為810萬美元,1978年為2000萬美元,到1983年時已經上升到8900萬美元。史密斯在華盛頓活動,希望對1958年製定的《聯邦航空法》進行變更,因為該法案限製貨運公司利用大型航空器材,並對其進行其它許多限製。
1977—1958年的《聯邦航空法》得到變更,該變更允許貨運利用任何規模的航空器,並可避開規定性的價格控製。聯邦快遞很快購買了一批波音727,然後使公司上市。
1978史密斯協助在國會攻關,使國會降低了資本利得稅,這使他節省了數百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