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裁剪間的麻煩(3 / 3)

「嗯,這樣就好,加油吧。」柳銀肯定道。

隨後柳銀退後幾步,觀察著工人們的裁剪作業。屋內的大工作桌中,擺放著各類工具、以及柳銀分發下去的嘜架,所有人都駕輕就熟地操作著手中剪刀和畫粉,對照著嘜架快速裁出布片,再交由驗片工檢驗質量。當合格的裁片積累到一定量時,由組長分類打包,再送交車縫間進行縫合,整個車間的工作井然有序。

雖然柳銀所設計的服裝款式複雜、樣片繁多,但似乎真的就如組長所說的那樣,並不會超出他的能力範疇,而且,其他大部分工人的表情看上去都是遊刃有餘。

隻有少數幾名新來的工人,似乎還不能高效地進行作業,望著一籌莫展的他們,柳銀想到,可能一上手就是如此高難度的工作,對他們來說還是太勉強了吧?

抱著這樣的想法,柳銀走到其中一名手法生疏的工人後麵,站在他背後,細細看了一陣他的裁剪手法,然後,搖了搖頭。

ps:這本書也算是命運多舛,12月16號通過了內簽,結果正趕上責編告訴我說:主編出差了,下周才能給我弄作者號(內簽是把開篇和大綱投遞編輯郵箱,審核通過以後才申請作者號的,這點估計很多人都知道)。

主編不在,簽約一事就給推遲到了下周一,也就是12月21號,整整5天(我也不知道主編一事這究竟是真是假),談好簽約事宜之後,編輯讓我慢慢上傳,多存點稿,於是我到23號才傳到兩萬字,等著後台的簽約短信發來。

等到25號還沒發來短信,我就有點納悶了,一問編輯,說是要改名才給簽約,我一陣雷囧,當初上傳新書的時候怎麼不告訴我。於是我跟編輯商量了一陣改了書名,結果正逢雙休日,到了星期一也就是28號,才接到簽約短信。

跟簽約編輯談了以後,合同寄到起點已經是31號了(也就是說從通過內簽到正式簽約過了半個月,真是囧),小說狀態改成A簽以後,我這本書也步入了正規。

然後,在裸奔了十天之後,終於在1月10號迎來了我的第一個推薦位:都市新聞位推薦。從21號上傳新書,到10號迎來推薦,期間我每天保持著每天6000+字的更新,並且打算以後也一直這樣保持下去,偶爾來個小爆發什麼的。

雖然我2萬字通過了內簽,得到推薦的時候已經是13萬字了,出發點已經比起大多數10萬字簽約的作者一樣了,內簽優勢蕩然無存。但我並不氣餒,但現實卻打擊了我,我的書是同類推薦中,成績最糟糕的。

都市分類明明是最火爆的,但是我7天推薦下來,隻漲了100+收藏,無比慘淡。後來請讀書群裏麵的一個小神看了我的文,他跟我說:“你這文不是都市文,而是職場文,職場有多冷,點進起點的職場頻道你就懂了。”

我當時點進去職場頻道就嚇了一跳,人氣跟都市簡直一個天一個地。但是,我自知這僅僅是一個小原因,我的文仍然被劃歸都市,這是無可爭議的。我的文不吸引讀者,也並不單單是因為職場冷門的原因,大部分原因是我寫的不好——隻顧著營造笑點,忽視了劇情的曲折。

因為成績慘淡,連編輯都說這本書按這樣下去不可能上架的,建議讓我放棄了,我想了想,我寫這本書是為了什麼呢?主要還是想向父母證明,我走的路是對的。

我一天要上9個小時的班,下了班每天碼6000字,拚命地碼字,卻換來了同類推薦最慘淡的成績,當時我一邊流淚一邊碼字,反思了好幾天,終於做出了這個決定:這本書將切掉了。

因為這如同白開水般的劇情,以及冷門的職場題材,無法吸引讀者,這本書的人氣也無法提升,以至於無法向父母證明我所走的路。所以我已經決定開新書了,也向所有正在追讀這本書的為數不多的幾位讀者道聲抱歉:讓你們失望了。

如果你們讀到這裏,有因為前麵五十多章中的幾個笑點捧腹大笑的話,那麼,這本書算是有了它的價值,多謝大家捧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