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曆史上幾乎所有戰爭都是圍繞著“資源糾葛“紛爭不斷,即便發展到今天的宇宙時代也不外如是。
******227年,全人類人口突破1000億,原油、礦產等各項資源宣告枯竭,星際戰爭升級到前所未有的毀滅性階段。
銀盟議會為平息戰火緊急頒布了“基因測評議案”,宣布現存的所有資源都將按照基因測評的優劣,決定配給順序。
至此,人類從出生的一刻起就被森嚴的等級製度牢牢禁錮,史學家稱之為“基因枷鎖”時代!
地球聯邦,亞洲附屬區,東11區。
陽光和煦,微風正好,本該是個令人愉快的好天氣。
但在一所高中的教室裏麵,每個學生心中都感到無比壓抑,就像一塊沉重的石頭壓在胸口,讓人透不過氣。
教育專員羅爾站在講台上,毫不掩飾他鄙夷的目光,眯起眼睛在學員名冊上漫不經心掃過。
地球聯邦每年都會派遣教育專員到各大區巡視,旨在選拔精英人才加以培養。羅爾自覺倒黴透頂,被指派到了經濟文化都相對落後的東11區。
東11區這種鄉下地方會有人才麼?
沒有!這裏隻有鄉巴佬跟土財主,一群遍地拉屎的黃皮豬!”
羅爾始終是這樣認為的。
突然,一張照片閃出羅爾的視線。
那是一張星際移民前常見的亞裔人臉孔,黑發,黑眼,秀氣中略顯有些消瘦。清澈的眸子裏麵閃爍著一點執著、一絲倔強。嘴角微揚,臉上帶著笑容。看上去很傻很天真。
夏亞,男,年17歲。
生於仲夏,亞洲區成立之日。
數學成績,60分。物理成績,60分……最離譜是基因測評那一項上,鮮豔的紅色字體標示著:進化潛力18分!?
從“基因枷鎖”時代起,進化潛力指數成為衡量一個人未來成就的全部標準。
進化潛力70分以上的人,都被劃為天才一類,各項公眾資源優先占用,各級院校都是爭著錄取、悉心培養,更有甚者可能還會得到聯邦政府的特殊關注。
進化潛力達到50,也算合格,如果一生中不斷努力生活際遇可能會稍好一點,不過大多也是成就有限。
至於40分以下麼……
“這是一頭披著人皮的豬麼?”
羅爾心中冷笑,這樣的蠢貨就算活著也隻是浪費資源。
“嗯?想成為一名機動戰士?!”
當看到從業誌向那一欄的時候,羅爾終於忍不住陰測測的笑了起來。
“請問,哪位是夏亞同學?”
羅爾音落下,偌大教室裏卻一片死寂。學生們都低下頭,不敢與他陰鷙的目光對視。
半晌過後,一個小胖子麵色猶豫,舉起手懦懦的說:“羅爾老師。”
“請叫我,羅爾、先生!”
羅爾粗暴打斷了小胖子的話。心下不悅,垃圾怎麼配叫我老師?隨後用厭惡的眼神示意小胖子說下去。
“是,羅爾先生。”
小胖子額角上滲出冷汗,勉強笑道:“夏亞,今天有空間作業。”
“空間作業?果然是天生的垃圾!”
“空間作業”聽起來有點高端,但地球人都知道,從事這個行業的人都有另外一種稱呼—拾荒者。
在遙遠之前的星際航海時代,宇宙航線尚未開發。各大聯邦的戰艦、商船在太空中穿梭往來,宛如過江之鯽。
沒人清楚到底有多少生命隕落於戰亂、空難,亦或者海盜劫掠。
這些失事船舶中,很多都運載著非常稀缺的緊俏資源,其中有些已經在人類漫長的發展進程中消耗殆盡。
而聯邦政府處於星際擴張的關鍵時期,並沒有多餘精力來回收這些太空雞肋。
於是,一群冒險者應時而生,他們開著型號各異的飛船、機甲,往來於各種戰爭遺址、隕星邊緣,隻為挖掘一些能夠回收的物資。
當然這其中也曾出現過一夜暴富的例子,但更多卻是沉淪於茫茫星海,成為其它拾荒者繼續探索的目標。
聯邦政府向這些人收取定比稅額,同時將這個行業命名為“空間作業”。
空間作業船“凱旋號”上,艦長揮舞著拳頭正在例行每天的“戰前演講”。
“小崽子們好好幹,今晚老子給你們加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