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不論是要生存還是想要成功,都要營造一個合適的人際關係。若缺乏非凡的交際能力,就無法聚集足夠的人脈資源。隻有建立起自己的人際關係網絡,才能擁有一些可以完全信任的人,一些可以委以重任的人,一些為你分擔憂愁的人。這些關係是你一生最寶貴的資源,為你出人頭地、走向事業的頂峰提供源源不斷的助力。
1.人際交往是一門必修課
在現代社會中,無論是簡單的個人成長還是艱辛的尋求人生的成功,都與良好的人際關係密切相關。人際交往,是生存的根本!而掌握卓越的人際交往技術,則是邁向成功的開始!
美國成功學大師戴爾-卡耐基,通過長期的研究和對自己經驗的總結,得出結論:“專業知識在一個人成功中的作用隻占15%,而其餘的85%則取決於人際關係。”所以說,無論你從事什麼職業,學會了處理人際關係,你就在成功的道路上走了85%的路程了。也正因為如此,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他事業的鼎盛時期曾經說過:“如果與人交往的能力,就如同糖和咖啡一樣也是可以購買的話,為了得到那種能力,我願意付出更多的酬勞。因為,和世界上其他的東西相比,它所帶來的價值是不可預估的。”很多成功的商界人士都深深意識到了人脈資源對自己事業成功的重要性。曾任美國紐約中央鐵路公司主席的阿爾弗雷德曾經說過:“鐵路的95%是人,5%是鐵。”可見人際交往在通向成功的康莊大道上起著無比神奇的作用。
在這個世界上,誰都不可能僅靠自己的能力獲得成功。一個人能否成功,不在於你知道什麼,也不在於你擅長什麼技術,而在於你能否找到相關的人士來幫助你。一個企業家要取得成功,必須與別人合作,建立一支有效的團隊;一個普通的職員要想在職場中如魚得水,也必須學會如何與同伴一起工作。當今社會中,不會與人交往的人,幾乎寸步難行!
美國前任總統克林頓曾說:“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際關係。”事實上,不隻是成功,生存亦如此!在美國,曾有人向3500多位雇主做過這樣一個問卷調查:“請查閱貴公司最近解雇的三名員工的資料,然後回答:‘解雇的理由是什麼?’”結果,無論是在什麼地區,無論是什麼行業的雇主,其中約2/3的回答都是:“他們是因為不會與別人相處而被解雇的。”看來,即便不想做一個成就卓越之人,而隻是要保住“飯碗”,人際交往也是一門必修課。
因此,不論你想要生存還是想要成功,都一定要營造一個合適的人際關係,包括家庭關係和工作關係。人是群居動物,人的成功隻能來自於他所處的人群及所在的社會,隻有在這個社會中遊刃有餘,才可為事業的成功開拓寬廣的道路;若缺乏非凡的交際能力,就免不了處處碰壁。
當然,人際交往不僅僅帶給我們各種人生資源,同時也能夠幫助我們成長。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愉快、煩惱、纏綿、相思、感激、關懷、怨恨、嫉妒等“剪不斷,理還亂”的複雜情感,這些情感無一不與人際交往有關。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人不能不與他人打交道,人需要和別人建立一定的情感聯係。這種情感聯係可能使你獲得快樂與幸福,也可能
使你遭遇煩惱與不幸;可能對一個人的成功與發展猶如雨露陽光,使你茁壯成長,也可能如同雷霆萬鈞,使你經曆坎坷或默默無聞,所以它對一個人的心理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前蘇聯《消息報》1981年4月28日發表的《魯濱孫-克魯索的真人是誰》的文章指出,英國作家笛福寫的《魯濱孫漂流記》中的主人公原型,是一個名叫賽爾柯克的海員,他脾氣不好,在一次航海中因為同船長發生爭吵,從此滯留荒島,孤獨地生活了四年。當1712這個漂泊兒回家後,脾氣更怪了,四年孤獨生活使他看到別人時怕得要命,老想方設法去找個辟靜的地方躲起來,結果在九年後死於他自己挖的地洞裏。醫學心理學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人們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之一。
縱觀古今,人類的曆史可以說是一部人際關係史。西方學者中,最早研究人際關係的有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而在東方則有著名的思想家孔子,以及其思想的繼承和發揚者孟子,他們都通過對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研究形成了各自的思想體係。人是社會性動物,其自我意識和各種智能也都是社會性的產物。人隻有置身於社會環境中,通過社會獲得信息才能不斷得以修正和發展。反之,如果剝奪其與人交往的機會,這個人的身心就會受到極大的傷害,甚至成為心理殘疾的人。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人們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人際交往是一個人生存的基礎。
2.關係也是生產力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感受:有了良好的人脈關係,難事變易事;沒有良好的人脈關係,易事也難辦。“有人脈者獨步天下,無人脈者則寸步難行”,社會生活和交際也都不例外。“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就拿職場上來說吧,要想出人頭地,“能幹”那隻是基礎,離“重用”還遠著呢,最重要的是有人發現你,“扶你上馬送一程”。
兩年前,小孫初出校門,成為一名香皂推銷員。
有一次,他到一家雜貨店推銷,老板客氣但堅決地拒絕了他。小孫分析,這主要是他與自己不熟悉,從而不相信自己的緣故。
但小孫是個有心人,他沒有放棄,而是決心通過與老板建立良好的關係,來說服他購買自己的香皂。
正當小李和老板聊天時,一個15歲左右的女孩從裏屋匆匆走出去,小孫順口問:“這小姑娘是……”
老板說:“是我的二女兒,她很厲害呢,準備參加明天市裏的體操比賽。電視台會對這場比賽直播的。”
回家後,小孫馬上查了一些有關體操的知識,並在比賽那天看了現場直播。
第三天上午,他又來到店裏,一見到老板,就向他道賀,祝賀他女兒得了第二名,並把比賽情況很在行地評價了一番。老板的臉上綻放出得意的笑容,拉著小孫聊了許多其他的事情。
在小孫要離開時,老板突然開口道:“請你給我先送兩箱香皂來吧。如果銷售情況好的話,以後再多送一點兒。”
就這樣,小孫突破了營銷工作的困境,做成了第一筆單子。而勝利的關鍵,就是他利用老板女兒這個突破口,與老板建立了良好的關係。
近年來,坊間盛傳一首順口溜:“關係也是生產力,喝酒就是潤滑劑,幹杯才是硬道理!”此順口溜言語簡練深刻,很能透視社會現象,每一句都有可圈可點之處。這裏,單說說這第一句“關係也是生產力”吧。在現實生活中,要運用起來,“學問”大著哩!在人情味較濃的中國社會,“關係也是生產力”即意味著“關係是一種重要資源”。如今,有誰不知道關係的重要性?又有什麼地方不需要關係?升學、考試、求職、就醫、升遷等,小到衣食住行,大到生老病死,哪裏不靠關係?而且,不僅個人的生活和工作需要關係,企事業單位的生產經營也離不開關係。關係是社會交往的潤滑劑,是社會運行的規則。即便那些很厭惡利用關係的人,也可能不得不在一些自己必須麵對但又無法解決的問題上做出某種妥協。
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群體的一員,而人脈關係就是人與人交往的一種紐帶。可是,人脈關係並非一夜之間可以建立起來的,而需要長期培養才能發揮出“生產力”的效果。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人與人之間需要時間來了解,再從了解到信賴,而此過程短則一年半載,長則三五年,甚至十年八年!“一拍即合”的人脈關係,往往太過功利性,幾乎沒有“生產力”可言。這種人脈關係,帶給你的很可能是破壞性的結果!
要想人脈關係經得起考驗,能釋放出“生產力”,就需精心構建和經營,就像田地裏精心耕作的農夫。平時用的心多,交的朋友當然多,天長日久,這種人脈關係就成了你的果園,你將享受這些甜美的果實!
和諧融洽的人脈關係,將使工作效率倍增。所以合理巧妙地利用人際關係,可以造就自己、成就事業、改變人生。
要建立和諧的人脈關係,就不能過於計較。隻有寬容、大度,才能結交更多的朋友,讓職業發展之路一片光明。
卡內基是美國的鋼鐵大王,可總有一個鋼鐵商人與他作對,處處說他的壞話,給卡內基的事業造成了不小的困擾。
有一次,這個鋼鐵商人又在宴會上大肆抨擊卡內基,說了他許多的壞話。當卡內基走到他身後時,他還不知道,仍舊滔滔不絕地數落卡內基。大家都擔心卡內基會暴跳如雷,可他隻是平靜地站著,臉上掛著微笑,仿佛被辱罵的不是他。等到那個抨擊他的人發現他也站在那裏時,非常難堪,滿麵通紅溜了出去。可卡內基卻像什麼也沒發生似的,依然微笑著上前和他熱情地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