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2章 冷靜地麵對不盡如人意的人和事(1 / 1)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都難免碰到無事生非、製造謠言、嫉賢妒能、偏聽偏信的人,以及各種以權謀私、以勢壓人、陰謀詭計、欺騙虛偽等事情。也許你確實是與人為善,但是你的善未必能換回來善,需知客觀上任何創造性都是對平庸的挑戰,任何機敏和智慧都在反襯著愚蠢和蠻橫。

人們在碰到不盡如人意的人和事以後常常會感歎世情的淡薄、人心的險惡。然而,應該如何對付這種險情呢?

一是不要以痛恨對惡。以為自己與自己的小圈子乃清白的天使,以為周圍的一切人是魔鬼和惡棍,於是整天咬牙切齒、苦大仇深、氣迷心竅,這是不可取的。因為這第一是神經病,第二是以惡對惡,本身就已經惡了,本身就已經與他或她心目中的魔鬼惡棍無大異了,趨同了。

二是不要以疑對惡。嘀嘀咕咕,遮遮掩掩,患得患失,猶豫不決,生怕吃虧上當,總覺得四麵楚歌,結果可能你少吃了兩次虧,但失掉了許多朋友和機會,失掉了大度和信心,失掉了本來有所作為的可能。

三是不要以大言對惡。以煽情對惡,以悲情“秀”對惡:言必稱險惡;言必罵世人皆惡我獨善,世人皆濁我獨清;言必橫掃千軍如卷席;言必爆破多少噸的TNT,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四是不要以消極對惡。一輩子嘮嘮叨叨,神經兮兮,黏黏糊糊,訴不完的苦,生不完的氣,發不完的牢騷,埋怨不完的“客觀”,結果到了生命的最後一息,已經是一事無成的定局,還在怨天尤人。

那麼,我們能不能做到保持幹淨更保持穩定,保持操守更保持好心情,保持正義感更保持理性,保持有所不為有所不信更保持與人為善呢?許多時候,你的絕大多數同事還是好的,至少是較好的。而多數情況下,絕大多數人,他們對待你的態度取決於你對他們的態度。至於說到他們的毛病,不見得一定比你多。無論如何,我們可以努力做到使自己變成一個和善、安定、團結、文明的人。我們可以努力做到心平氣和、冷靜理智、謙恭有禮、助人為樂,而不是急火攻心、暴躁偏執、盛氣淩人、四麵樹敵。甚至對那些或某一位對你確實是心懷敵意乃至已經不擇手段地傷害你的同事,你也可以反躬自問,自己有什麼毛病?過去是否傷害過他(或她)?有沒有可能消除誤解,化“敵”為友?還要設身處地想想對方是否也有情可原。

從長遠看,一切個人的嫉恨怨毒,一切鼓噪生事,一切簽名告狀、流言蜚語、棍子帽子,在一個大氣候相對穩定的形勢下,作用十分有限。你見怪不怪,其怪自敗。你大可以正常動作,平穩反應,保持良好心態,不受幹擾,讓各種事務按部就班地進行。

當然,不是說任何人你不理他就沒事了,也有沒完沒了地搗亂騷擾的。但是我們日常說的“一個巴掌拍不響”,心理學家認為,至少有84.3%的適用性。對那15.7%的討厭者,必要時,看準了、找對了,在最有利的時機,你也可以回擊一下。但這絕非常規,偶然為之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