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半個電話(1 / 1)

翻完報紙我看了一下表,已經四點半了,楊翼還沒有回來,散步要這麼時間嗎?會不會他不是去散步而是去破案了呢?極有可能,要知道他如果哪一天閑的沒事幹還是很反常的呢?但如果真是破案卻不帶我去,還告訴我是去散步了,這就太不夠朋友了,他知道我是不會錯過他的任何一個案子的。不過我相信這隻是我瞎想的,他去散步很快就會回來的,因為他知道我還在這裏等他呢。

我就再等等吧,說不定他會帶回來好消息呢,他也說了已經幾天沒有案子了,說不定回來就會帶回一件案子來。因為據我的經驗他還從來沒有連續幾天沒有案子可破的,在大上海這種地方隨時隨地都有案子。

我又下去到客廳裏,抽了幾根煙,覺得很無聊。就又來到了書房。翻看楊翼的檔案和報紙,還有抽屜裏的劄記與摘要。

這當然都是楊翼事先批準的,他知道我對他工作的癡迷程度,所以特地準許我可以隨時進他的書房翻看裏麵的一切東西。這倒是打發了我很多無聊的時間。幾乎每次來楊翼這裏,他都不在,所以他的書房就是我最好的消磨時間的場所。

這些劄記與摘要都是他平時在辦案中總結的經驗,由死者的死狀可以推知死因,由現場可猜測作案動機,傷口推測作案心理和工具,腳印推測當時現場的情況。楊翼收集了各種致死後的屍體表現和與現場情況,還有他新近研究的在數理化生方麵的新成果等等。

這些在別人看來可能是廢紙一堆,但對於楊翼,這都是他全部的精神寄托,他是情願廢寢忘食也不會錯過這其中的任何一項研究的。每次破案靠的都是這其中的知識。你可能不會相信有時候破獲一起很複雜的案件的關鍵隻是一些很不起眼很容易忽略的蛛絲馬跡。

這就是楊翼所說的做偵探首先是要細心精心,現場的任何一樣東西都不能放過,因為縱使一個最微乎其微的東西有時候卻決定了探案的成敗。這點我是十二分讚同的,並且在我的經驗中也充分證明到了。

楊翼就是利用書桌上這堆東西偵破了多少案件,救助了多少困境中的人,又從那些為富不仁的人那裏得到了多少的報酬。(楊翼辦案的原則是收費不是看案件的大小,而是自己對對方是否有好感。若是為富不仁者他會瞞天要價,似乎要挖空他們的不義之財,而對心善的富人他則合理收費,又時則酌情增減,對待貧苦人家他往往是無償幫助,甚至自己還倒貼錢。因為他要的報仇並不是辛苦費,而是破案過程中的體驗。有些人可能要問他平均一個星期就要破獲兩起案子,而且很多主顧都是富人,那麼他的收入一定很高了,他應該是個日進鬥金的大富人吧。其實不然,他的生活一直都是維持在中等水平上,他的收入很大一部分都支持慈善擠過了,所以說楊翼在人們心中的口碑極好,那絕不是品控捏造的。)而這堆東西若是當作破爛賣掉恐怕還不知一頓飯的錢,我情不自禁地笑了起來,可千萬不能讓楊翼知道我的想法,他不在我才敢這麼說的,否則他非和我斷交不可。

奇怪,我今天下午的想象力好像異常豐富,是不是不能在案情上推理就我就急得產生幻想了?我自嘲地笑了笑,換了個坐姿準備翻翻楊翼的新研究,突然腳踢到了一個東西,我低頭一看原來是放在桌子底下的工具箱,那裏麵裝滿了楊翼行動時慣用的工具,鐵絲,鋼絲,釘子,釘撬,小刀片,小錐子,放大鏡,扒子,鐵鉤,繩索,自製的萬能鑰匙等等,這些看似廢銅爛鐵的東西卻是對破案有著極大幫助的,甚至可以說是有了它們我們破案就走了捷徑。對了,楊翼還有一個很大的化妝盒子,裏麵是假發,胡須,墨鏡,和各種顏色的畫筆和帽子等,因為媒體的大肆報道,和我的書的宣傳,楊翼現在已經是個名人了,市裏無人不知道他,所以有時候為了辦案需要他不得不把自己改頭換麵,我也曾被楊翼畫過妝,化妝之後我自己都認不出自己了,現在想起來還回味無窮,

我翻看了一會兒,忽然聽到牆上的鍾敲了六下,已經六點了,楊翼到底在幹什麼,怎麼還不回來。我走出去,由於天陰,看起來快要黑了似的,不過還好,今天下午一直沒有下雨,看來老天是哭夠了,天要晴了。我徘徊了一會兒,決定再進屋去抽一支煙。剛進屋忽然客廳的電話響起來了,猛地一陣,很局促,可能是楊翼,他大概是有什麼事情要交代吧,我跑過去,拿起聽筒,一個萬分急促的年輕女子的聲音傳入耳中“楊先生嗎?今晚十點在破宅中有……”隻聽到這幾個字,電話突然斷了,是對方掛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