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風流暗湧(3 / 3)

嶽無衣聽得一愣,半晌才塞了口蒸餅噎下滿肚子的驚訝,“我說怎麼折子按下幾天之後就沒動靜了呢……”

諸允爅把手裏的草紙遞給楊不留,臉上沒甚麼表情,就連楊不留草草掃了一眼也無甚驚詫,嶽小將軍眨眼之間總覺得自己錯過了許多,“不是……這聖旨到底有沒有什麼問題啊?”

諸允爅笑道,“沒有,宣同府那邊兒沒追責,隻是讓我繼續待在廣寧府……反正也給葉胥方辰送了信,北境這幾年什麼情況我心裏有數,待在這兒也無妨——京中不過是聽到風聲,奴兒司最近似乎有點兒蠢蠢欲動,留我在這兒坐鎮罷了。”

嶽無衣聽這話登時一驚,“聞副都統不是在這兒嗎?鄢大哥也在,殿下你可別衝動。”

諸允爅沒答話,哂笑著挑了下眉,楊不留卻沉下臉,神色凝重,一錯不錯地盯著他看,直把他看得心虛,討好地笑道,“我保證,如非兵臨城下千鈞一發,絕不上陣動兵。”

楊不留臉色微微變了些,想說些什麼,可卻覺得話都哽在喉嚨裏,吞不下吐不出,索性閉嘴,默不吭聲。

嶽無衣一臉看戲地盯著自家主子那副近乎諂媚的表情,差點兒樂得嗆死過去。

諸允爅在楊不留這兒討不到笑臉,轉身就拿扇子敲少年將軍的頭頂,麵無表情地氣急敗壞,“肅王府的廚子是餓著你了還是怎的?吃個飯也能嗆成這樣……沒人跟你搶。”

嶽無衣見好就收,“我這在京城裏恨不得孫猴子拔撮毛變他十個八個的,哪兒有時間老老實實坐著吃頓飯。再說了,老高那個廚藝,殿下你也不是不知道,齁的齁死人,淡的淡出鳥,葷的涼了之後上麵凝著厚厚一層豬油,我可苦死了……”

苦是真的苦。嶽無衣北境一戰成名,多少有點兒年少輕狂,跟在肅王身邊的時候尚且能壓著,可把他自己放出去卻還要韜光養晦當個神不知鬼不覺的影子,多少有點兒難為他。不過這小子也好哄,補他半年俸祿就成。

待到少年將軍吃飽喝足,他便不再廢話,將京中近日詳情事無巨細的說了一通,說到最後,又繞回到趙謙來身上。

明明隻是一起貪汙賑災款項的案子,朝局上下均未料到,廣寧府一進一出,趙謙來這麼個不起眼兒的小歪杈底下竟能帶出如此之多盤根錯節的爛根。戶部肩上扛著皇帝和東宮兩座動輒要命的大山,一路徹查到底,牽連得吏部難以脫身,把控吏部多年的秦守之秦相爺正氣得見天兒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可又不敢在逆鱗上造次,隻能打碎牙齒生吞進肚子,眼瞧著趙謙來逆來順受的被大理寺拖走,也不知道落到那麼個九死一生的地兒,押解一路上已經半死不活的趙謙來還能硬撐多久。

朝堂上這一團亂麻遲早都要理,砍掉那些死結隻是先後之分。諸允爅滿不在乎地笑了一聲,“我還以為是東宮直接審理此案。”

嶽無衣一聳肩,“戶部徹查倒是太子殿下顧著。不過雖說是大理寺負責調查審問,但卻是昭王殿下主理此案,兩個事兒被扒開了。昭王殿下原先還把趙謙來扔到天字號大牢裏特殊‘照顧’了兩天,後來有事分神,就全權交托給大理寺了。”

諸允爅猛地抬眼,能讓誌在權勢的昭王分神之事屈指可數,他心裏發涼,“可是母妃有事?”

嶽無衣傻了片刻,懊惱的在自己嘴巴上抽了一下,“就……六皇子夭折了,僖嬪娘娘聽宮女說,六皇子生前去了趟貴妃娘娘那兒,就揪著這事兒不放,棘手了幾日。但已查明是宮中罪奴所為,隻是僖嬪娘娘因喪子之痛得了失心瘋……貴妃娘娘總覺得此事是因她而起,我離京那日她還在抄佛經……”

諸允爅虎著臉,“哪兒的罪奴?”

嶽無衣撓了撓腦袋,破罐子破摔道:“西北。但查到頭不過是十餘年前,西北一戰之前進獻於宮中的餘孽,肅清之後這事兒也就沒張揚,畢竟長公主嫁到西域……”這事兒禁不起仔細推敲,嶽無衣趁機揪住長公主之事轉移話題,“對了對了……長公主自和親西域之後便鮮有消息傳回來,趕巧,我回去這次長公主竟然來信了——殿下您要當舅舅啦!”

諸允爅皺了下眉,毫無興奮。

楊不留在旁聽了許久,心裏也是一抖。六皇子尚且年幼,僖嬪娘娘位份也不高,一個久居宮中的罪奴犯不著算計暗殺——那罪奴十之八九是把心思動在了寧貴妃身上,六皇子誤打誤撞地把這禍事攬上了身,丟了性命。

可倘若罪奴得手了呢?長公主和親西域多年才有孕事,此時宮中出了西域餘孽暗殺之事,皇帝哪怕再寵愛寧貴妃也不會一時怒火攻心到拿西北邊境的安穩撒氣,懲治過後也隻有不了了之——但久在邊境與朝局格格不入的肅王和位高權重的昭王肯善罷甘休嗎?一旦皇家父子離心,那便是一觸即發分崩離析的災禍。

這輕描淡寫的背後,怕是瞬息萬變的風流暗湧。

諸允爅沉默了半晌,歎了口氣,不再折磨正為自己這張沒把門兒的嘴痛心的嶽無衣,收回話柄,輕聲道,“那趙謙來現在關在哪兒?大理寺?”

嶽無衣被這陡轉的問題晃了一下,“……哦,大理寺卿親審嘛,虞淇那老狐狸殿下您也知道,賊精賊精的,現在趙謙來關在哪兒連皇上都不知道,我這滿京城轉悠也沒找著,肯定是藏起來了,應當不會出岔子。”

諸允爅心情不佳地點了點頭,門外白寧突然敲門,說是隔壁有人要買藥,樓上有位先生推窗可勁兒在喊楊不留。

楊不留應了聲,臨走之前輕輕拍了拍諸允爅的肩。這丫頭手涼,短短兩觸,涼意便拍進了肅王殿下的衣裳,抓走了他沉在他心底的那團火。

嶽無衣看著楊不留的背影若有所思,但沒等思得透徹,腦瓜頂又被砸了一下,“嘖,看什麼呢?”

少年郎“嘿嘿”一笑,在身上摸來摸去翻了半天,末了又掏出一封信遞過去,“昭王殿下八成是覺得我這張嘴不靠譜,所以宮中暗殺一案了結之後帶我進宮去看了看貴妃娘娘,人是真沒事兒,娘娘還怕殿下擔心,特地寫了封信呢。然後娘娘還說……”

嶽無衣偷偷摸摸地咧嘴,“還說若是楊姑娘願意,待到回京時,讓您務必把楊姑娘帶回去。”

諸允爅呆愣了一下,忽的笑起來,“你都回去說什麼了?”

嶽無衣一副了然的表情對著肅王搖頭晃腦,“鐵樹開花”四個字兒還沒說全乎,門外白寧又叩了叩門,為難道,“殿下,將軍,隔壁樓上那位先生說讓您二位出來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