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敢於抵製不良風氣
在一個公司裏,總會有一些個別員工會有意無意地損害公司的利益。當然,這些行為大多是背著老板幹的。甚至有些職工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除了老板一個人被蒙在鼓裏外,全公司上下人盡皆知。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眾員工懼怕這些人的權勢或淫威而不敢舉報給老板,比如他們是個小幫派;二是大家習以為常,認為不值得舉報,比如利用業務之便吃回扣、拿客戶紅包;讓客戶請吃請喝或動用公司的公關費請私人朋友吃喝玩樂,或把公司財物據為己有等;三是怕招惹麻煩,既然事不關己,不如高高掛起。因此,歪風邪氣盛行。
穆彰阿,清代嘉慶年間進士,道光時權傾朝野。此人多次出任主考官,卻視國家大事為兒戲,將考生命運玩弄於股掌之中。穆彰阿有兩隻外形完全一樣、顏色不同、工藝精巧的鼻煙壺,一為琥珀,一為白玉。而考官推薦給他的卷子,他一個字也不看,區分優劣、評定等級全賴於摸鼻煙壺。他從裝有兩隻鼻煙壺的口袋中抽取一隻,如是琥珀的,則此卷算被文昌帝君看中,予以錄取;如摸出白玉的,則對不起,隻怪這試卷主人的命運不好!取一名進士,摸一次琥珀鼻煙壺,步驟簡捷,省時省力,這比一份一份閱卷、一句一句讀文,不知要方便多少!取夠了名額,其他試卷一律作廢處理。
這一千古奇聞後來被另一官員偶然瞧見並向皇帝揭露出來,一時輿論大嘩,舉國愕然。皇帝大怒,道:“科舉製度,是選拔官吏的。照理說,這是國家大事,懈怠馬虎不得。穆彰阿竟敢如此大膽。我身居禁宮,要不是某官員見之並告訴我,穆彰阿豈不誤了我的天下!”於是皇帝斬了穆彰阿,並重賞揭發者。
這個故事是否也和你公司裏發生的某些事一樣,老板往往是最後的一個知情人?等他開始禁止時,貪汙、浪費等損害公司利益的現象往往已經很嚴重。
作為員工,對於你認為損害老板、公司利益的行為應堅持原則,勇敢地加以禁止。實在是自己無能為力的,不妨報告或暗示給老板。
充耳不聞、視而不見或對老板打馬虎眼,就是在助紂為虐,充當幫凶。你可以認為自己是在明哲保身,或隻要自己不參與就萬事大吉,可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一旦老板察覺,你豈能置身事外?
因此可以說,敢於抵製不良風氣不但是在鑄就職業道德,也是在為自己的晉升加薪增添籌碼。
二、不參與窩裏鬥
辦公室裏若有不良競爭,必定會造成“窩裏鬥”,其影響十分惡劣,出乎人的想象之外。“窩裏鬥”一般有以下幾個特點:
(1)“陰”,即不公開
在公開場合,大家都是好同誌、好兄弟、好姐妹,笑容滿麵,一團和氣,背地裏則咬牙切齒,磨刀霍霍,甚至使壞弄鬼,放暗箭,打冷槍。既然是“一家子”,就該團結、和睦,不能“當麵鑼對麵鼓”地公開叫板。誰要是公開翻臉,便是跟大家做對,那可就“對不起”了。這個風險,誰也擔不起。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一般都不會撕破臉對著幹。再說,“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背地裏搗鬼,你到哪裏找證據?
(2)“軟”,即“不硬來”
這和陰是配套的。陰則柔,柔則軟。窩裏鬥既然不能公開,當然也不能硬來。硬來則難免有“敵對”之嫌,那就不是“窩裏鬥”了。所以就窩裏鬥而言,軟磨要勝於硬抗,軟刀子往往比硬棍子有用。這同背後搞鬼是一個道理。“當麵”和“硬來”都會讓人警覺,既讓當事人警覺,又讓旁觀者警覺,“鬼”就不好搞了。如果用軟刀子、軟功夫,便不難在不知不覺中殺傷對方,即便發覺了也難以還手。因為,如果是棍子打來,你還可以去擋住那根棍子,或把棍子打斷;但如果是陰風吹來,汙水潑來,你用什麼去對付?
(3)“小”,即“不起眼”
比方說,做小動作,打小報告,鬧小糾紛,製造小摩擦,等等。這就很不好對付。第一,不容易發現;第二,不大好還手。因為那些名堂實在太小。如果認真對付,既不值得,別人也會認為這是“小題大做”。和你關係不好的人會說:“屁大的一點小事,鬧什麼鬧?太沒涵養!”和你關係好的人則會說:“小不忍則亂大謀,還是不要因小失大。”但是,事有大小,是非卻不因其小而不是是非。小麻煩也是麻煩,小糾紛也是糾紛。它們對人心理、情緒上的刺激,也不可小看。更何況,小東西多了,也能鬧出大事情。比如蚊子雖小,如果成群結隊也能把人咬死。可見,小動作、小報告、小糾紛、小摩擦,也能置人於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