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正拿起這本書要看的話,請你耐心的看完,我將把人生解剖衝幹淨,清晰的擺在你的麵前,成功的人和碌碌無為的人區別隻在一點,那就是你如何看待那些時刻伴隨你的謊言,為了更清楚更簡單更利於讀者的閱讀,我將用小說的方式展現出來。
我叫朱婷,這個名字是我爸取的,從小他就告訴我,原先他想到的是停止的停,可是後來他想到了我是女娃所以就把停換了一個部首換成了婷,寓意是想讓我在以後的人生中不管遇到什麼事情,什麼難題都不要停下來一直前進,禁止原地踏步和回頭,我一直銘記著爸對我的希望。
然而生活的複雜並沒有因為年紀小而放過我,我的爸爸是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個,是一個特別孝敬父母的初中生。而我的媽媽是一個性格軟弱,為人老實,和善,孝順的文盲,沒有上過一天學。我的奶奶是一個自私,狠心,欺善怕惡的人。我的爺爺是一個無能怕妻的人。我生活在兩個極端不同世界的人組合的家庭裏,爸爸這邊的家庭重視的是孩子的成績,每個家裏都陸陸續續的出現了大學生,隻有我最小壓力最大,為此我的心理受過無數次的侮辱與唾罵,媽媽那邊的家庭都是促學的孩子,冰與火的溫度無時無刻的充斥著我,並影響了我的一生。
在我剛有記憶的時候,我是幸福的,我記得父親後背的溫暖,我也記得媽媽臉上的幸福,我一直堅信那時候的我是最滿足的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可是短暫的如葡萄花一樣短暫,渺小,短短的七分鍾如葉子一樣嫩綠色的小小花,是多麼的讓人容易忽視,但是它卻是真的存在過。
記不得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的生活就開始了喧鬧,我幻想的幸福原來不能觸碰,一碰即碎紮的我生疼生疼。
一開始闖進我生活的是父母的吵架與打架,一開始的時候,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這樣,我隻知道爸媽不停的爭吵,扔家裏的東西最後互相的對打,印象中的奶奶永遠都是站在或者坐在一邊津津有味的看著的,直到後來我才知道父母的打架多數都來自奶奶對爸爸說媽媽的壞話引起的吵架,一開始我的哭著來回跑到他們麵前抱著他們說:“爸爸,你別打媽媽。”“媽媽你不要和爸爸吵架了”還是蠻管用的,他們會看看我,然後停戰。
媽媽每次在和爸爸吵架之後都會獨自的躺在床上生悶氣,獨自默默的流淚而不吃飯,不管我怎麼拉她都不會起來就算把飯端給她,她也不吃一口,能給媽媽端飯與安慰她的就隻有我一個,原因是其他的人都各自吃著自己的飯,沒有人去擔心媽媽,剛開始的時候,我會在飯桌上對爸爸說:“爸,媽媽哭了,她不來吃飯。”最先說話的奶奶,她說:“不來就算了,不吃說明她還不餓,餓了自然就會吃的,不管她,我們吃我們的。”爸爸會說:“她又不是皇上,還要人伺候她啊!坐下吃飯。”
很快的我就知道媽媽一吵架就會哭,一哭就會不吃飯,不管我怎麼哄怎麼陪她都不吃一口飯,爸爸從小就絕不允許我不吃一頓飯,因為爸爸在我記事開始就一直有胃病,所以從小他就給我定下了一個規矩,那就是不管任何時候早中晚都必須吃飯,隻要有他在,我一天不能少吃一頓飯,包括後麵上學後,隻要我不吃飯他都不讓我上學,在吃飯上他從不讓步,我記得他說過:“從古至今人都是一天三頓的,那麼你也必須吃三頓,一頓都不許少,爸爸就是年輕的時候吃飯不規律經常挨餓得了胃病,可難受了,所以你必須吃飯。”
慢慢的長大了,也漸漸的開始感覺到爸媽之間微妙的關係,經過詢問我才知道爸媽是通過親戚介紹才認識的,兩個人根本就沒有見過幾次麵就結婚了,沒有感情的婚姻可以慢慢的培養,但是沒有感情矛盾的婚姻本身就是很坎坷,更何況兩邊的鄰居還是不安分的主,我家的左邊是爸爸的親哥哥,我叫他大爺,他從沒有讓爺爺奶奶去他家住過,爺爺奶奶一直住在我家,我家家院子那時候有兩個土牆,一個是爺爺奶奶住,另一個是我爸爸媽媽住的,我家右邊是一個才新婚不久的年輕夫婦。
媽媽是一個非常可憐的女人,他不但要受上班回來老公的氣,她還要受爸爸親哥哥的媳婦的欺負,也就是我大媽,她是一個精明愛占便宜外加特別小氣看不起人的一個人,因為和他家靠邊,所以大媽經常偷偷的占我家的地還有順我家的東西,到後來發現我媽老實軟弱好欺負,慢慢的就把麵子撕破了,開始向我媽挑釁,一開始會顧兩家的關係會忍著,忍受不了的媽媽開始對她反擊,大媽越來越過分的從和媽媽吵架到打架,大媽和媽媽的女人的戰爭總是有幫手,那就是大爺,爸爸的親哥哥大媽的丈夫,我親眼目睹了我的親大爺和大媽當著我的麵毒打我的媽媽,那種無奈與害怕的心理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你們可以想象還不到七歲的女孩天天看著自己的媽媽被人欺負是什麼樣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