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後記(1 / 1)

禪是人們起心動念中的一滴水

人生短暫,五蘊無常,煩惱痛苦難以消除,因而世人常有向往佛法清淨世界之心,但究竟如何去做,大多人隻是看到了佛門,卻摸不進佛道!

其實,佛法不離世間法!

本書的誕生正是為大眾提供一個場所,經由弘一法師的人生體悟可以幫助大家通達佛道,領悟人生真諦,盡管這種推動的作用十分微小,但編者力求能傳遞給人們一種堅定的信念隻要有求佛問道之心,佛門將永遠為您敞開!

在佛家眼中,世人都是沒有差別的,求佛之心隻要虔誠端正,便彌足珍貴!讀完了這本書您會知道,我們求佛並不可能在佛學中找到一勞永逸的行事法則,能得到的不過是一種看透看清看淡外界物相的智慧而已,但僅僅如此已足夠讓我們受用一生!

法師字字珠璣,值得我們細細品味,慢慢體悟!

綜觀整本書的內容,編者自認為不能將期望付諸於筆端的內容表達百分之一,但也算戰戰兢兢,將弘一法師所言真理闡明清晰,但求通俗精簡,願讀者能有所收獲!

至於修身與求佛的密切關係,學禪與生活的緊密聯係,還是借由聖賢之言為大家呈現一二吧'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曾這樣問自己的弟子一滴水怎樣才能不幹涸弟子們答不出,最後釋迦牟尼如此答道將它放到江河湖海裏去啊!

我們對待自己的修行也當如此,逃避現實生活是不切實際的作為,與其獨自躲到深山野林中去修行,還不如在群居中靜心修行!逃避或脫離現實的修行,並不一定就可證得正果,若心中有佛,處處都可悟道,都能求得內心安寧!

就算獨居時證道了,頓悟了,這樣的人也不過是個自了漢,隻能讓修行利己,不能用自己的善心去利益眾生,那麼這樣修行的意義又在哪裏自己明白佛法,但是無法普度眾生,就是所謂的自了漢!這樣的修行人仍舊是存有私心,並不能真正利於他人,利於社會!而我們從弘一法師的經曆中是否可領悟到人生在世,為何不能以出世的心,去做入世的事呢我們修身修心不該隻是為了自己,僅僅是為了讓自己獲得某些成就而做的修行,將是虛無縹緲的,難以落在實處!學禪自修要真正實現效果,於己於人都有利,就應當投入到生活中去修,去服務利益大眾,如此我們才可能真正地喜樂,獲取永恒的法樂!

禪就是人起心動念時的一滴水,如果僅放在自己掌心,它在萌生之初就將幹涸,隻有放置於江河湖海,放在眾人的心靈之海上,才能以澄澈的水分滋潤我們這顆貧瘠的心,催發善念,滋養慈悲心,才能在後來變化為我們的心靈之燈自渡之舟'如果我們每日觀心,就會發現禪並不遙遠,並不陌生,更加不需向外界尋求!禪就在我們最本真的內心裏,由心中生發萌芽成長如果能守住原本的真我,防衛住,阻止外界想要跳入進來的一切罪惡欲望執念虛妄之心,我們順其自然就能獲得安樂清淨自在歡喜灑脫淡然。

然而,倘若你還有一絲妄念惡念雜念存在,你將與這所有的失之交臂!

雲在青天水在瓶,弘一法師能在鼎盛時急流勇退而學佛,最終有所成就,可見禪道並不難尋覓,我們隻需要守住這顆心,就已足夠!

最後,編者希望糾正大家一個錯誤的觀念,千萬不要以為隻有舍棄工作才可以學禪自修,以為隻有逃離現實生活才可以獲得解脫殊不知,那才是虛妄的起念!禪道就在眼前,就在當下,你隻要能夠用心專注於此,將心從過往的種種桎梏中釋放出來,從自己的生活中體悟真理佛理,將佛放置在心中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生活就是修行,領悟生活就是遁入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