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經想過,為什麼我們能夠輕而易舉地原諒一個陌生人的過失,卻對自己的老板耿耿於懷呢?為什麼我們可以為一個陌路人的點滴幫助而感激不盡,卻無視朝夕相處的老板的種種恩惠,將一切視之為理所當然?如果我們在工作中不是動輒就尋找借口來為自己開脫,而是能懷抱著一顆感恩的心,情況就會大不一樣。
老板和員工之間並非對立的,從商業的角度,也許是一種合作共贏的關係;從情感的角度,也許有一份親情和友誼。
試著告訴老板,告訴他你是多麼熱愛自己的工作,多麼感謝工作中獲得的機會。這種深具創意的感謝方式,一定會讓他注意到你,甚至可能提拔你。感恩是會傳染的,老板也同樣會以具體的方式來表達他的謝意,感謝你所提供的服務。
真正的感恩應該是真誠的、發自內心的感激,而不是為了某種目的,迎合他人而表現出的虛情假意。與溜須拍馬不同,感恩是自然的情感流露,是不求回報的。一些人從內心深處感激自己的老板,但是由於懼怕流言蜚語,而將感激之情隱藏在心中,甚至刻意地疏離老板,以表自己的清白。這種想法是何等幼稚啊!
感恩並不僅僅有利於公司和老板,對於個人來說感恩是豐富的人生。它是一種深刻的感受,能夠增強個人的魅力,開啟神奇的力量之門、發掘出無窮的智能。感恩也像其他受人歡迎的特質一樣,是一種習慣和態度。
時常懷有感恩的心,你會變得更謙和、可敬且高尚。每天都用幾分鍾時間,為自己能有幸成為公司的一員而感恩,為自己能遇到這樣一位老板而感恩。“謝謝你”,“我很感激你”,這些話應該經常掛在嘴邊,以特別的方式表達你的感謝之意,付出你的時間和心力,為公司更加勤奮地工作,比物質的禮物更可貴。
感恩既是一種良好的心態,又是一種奉獻精神。當你以一種感恩圖報的心情工作時,你會工作得更愉快,你會工作得更出色。
一位成功的職業人士曾說:“是一種感恩的心情改變了我的人生。當我清楚地意識到我無任何權利要求別人時,我對周圍的點滴關懷都懷抱強烈的感恩之情。我竭力要回報他們,我竭力要讓他們快樂。結果,我不僅工作得更加愉快,所獲幫助也更多,工作也更出色。我很快獲得了公司加薪升職的機會。”
每一份工作或每一個工作環境都無法盡善盡美。但每一份工作中都存有許多寶貴的經驗和資源,如失敗的沮喪、自我成長的喜悅、溫馨的工作夥伴、值得感謝的客戶等等,這些都是工作成功必須學習的感受和必須具備的財富。如果你能每天懷抱著一顆感恩的心情去工作,在工作中始終牢記“擁有一份工作,就要懂得感恩”的道理,你一定會收獲許多。
普通辦事員曉竹在談到她破例被派往國外公司隨同老板考察時說:“我和他雖然同樣都是研究生畢業,但我們的待遇並不相同,他職高一級,薪金高出很多。慶幸的是,我沒有因為待遇不如人就心生不滿,仍是認真做事。當許多人抱著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心態時,我盡心盡力做好我手中的每一項工作。我甚至會積極主動地找事做,了解主管有什麼需要協助的地方,事先幫主管做好準備。因為我在上班報到的前夕,父親就告誡我三句話: “遇到一位好老板,要忠心為他工作;假設第一份工作就有很好的薪水,那你的運氣很好,要感恩惜福;萬一薪水不理想,就要懂得跟在老板身邊學功夫。”
“我將這三句話深深地記在心裏,自己始終秉持這個原則做事。即使起初位居他人之下,我也沒有計較。但一個人的努力,別人是會看在眼裏的。在後來挑選出國考察學習人員時,我是唯一一個資曆淺、級別低的辦事員。這在公司裏是極為少見的。”
你必須從一切大局出發。當你遭遇到不公平待遇時,請相信這隻是公司管理階層的暫時失誤,甚至是公司對你的檢測和考驗。當公司的某些製度和員工基本利益衝突時,你一定要正確理解這一切,充分相信上司的“智能”和“眼光”。甚至在公司麵臨暫時的經濟困難時,你也要想辦法幫助公司渡過難關。感恩不僅對公司老板有益,對其他人也同樣有益。通過感恩,你會發現,感恩是內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它使你更積極,更有活力。
所以,千萬不要忘了你身邊的人、你的老板、你的同事,他們是了解你的,支持你的,你要親口說出對他們的謝意,並用良好的工作回報他們,這樣不僅能得到他們更多的信任和支持,還能給公司帶來強大的凝聚力,於你於公司都有益處,何樂而不為呢?
感恩老板為我們擔負了更多的責任
我們都在為老板工作,那麼老板又在為誰工作呢?為國家,他要向政府納稅;為社會,他不僅僅隻為自己,同時也是在為社會創造財富;為他的員工,領導也在為我們工作?
是的,老板所做的一切:創立企業、組織管理、開發產品、開拓市場,是為了賺取利潤,但同時也是在為員工創造就業機會和工作條件。從這一方麵來看,領導是在為員工提供服務,也可以說是在為員工工作。
從傳統意義上來說,領導就是企業的所有者,這給人的感覺就像企業是領導一個人的,領導就代表了一切。其實換個角度,領導隻是企業組織中眾多角色中的一個。如果把公司比做一台機器,你是這台機器上的一顆小小的螺絲釘,那麼你的領導可能是某個部件,隻不過兩者所處的位置和作用不一樣而已。
TCL集團總裁李東生認為領導其實是企業中最辛苦的一個員工:“既要與市場競爭對手博弈,又要與政府周旋,還要擺平‘新舊諸侯’。”
那麼在工作中,領導主要承擔了哪些痛苦和責任呢?
領導承擔著風險之痛。企業越大,其經營中所遇到的風險就越大。經營企業是一件風險與收益並存的事情。尤其是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後,在管理機製和管理職能方麵不可避免地會滋生出阻礙企業健康發展的種種潛在危機,這些都為管理和領導企業帶來了很大的風險和挑戰。
領導承擔著抉擇之痛。領導者的角色就好像是一艘船的“船長”,時刻要考慮到企業之船的航向。企業做到一定規模,領導者自然風光,然而隨之而來的卻是企業發展方向的抉擇,這種思考的痛苦是企業員工所不能理解的。企業到底要不要發展壯大?如果企業需要進一步發展,是自己做還是請職業經理人?自己做,麵臨著精力和時間上的挑戰;請職業經理人,又麵臨著處理自己與職業經理人間種種矛盾的問題,矛盾發生時,職業經理人拍拍屁股就可以走,但是自己還得撿起爛攤子。隻要企業存在,企業抉擇的問題就時刻縈繞在企業領導者的心頭。
領導承擔著責任之痛。企業領導者是一個企業的領航者和組織者,他們要對企業發展戰略的製定、各級人員的管理、財務控製等重大環節負責,稍有不慎就會使企業出現重大變故,很多人可能會因此要重新選擇崗位,甚至對整個產業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由此可見,企業領導者身上肩負著企業的責任、員工的責任、社會的責任等多重責任,這種責任為他們帶來種種榮耀的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痛苦。
領導承擔著身體之痛。很多企業領導者都以犧牲身體健康為代價來換取事業上的成功。他們不僅工作要動腦,而且還要交際應酬,結果胃喝壞了、身體搞垮了,例如知名企業家王均瑤去世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過於勞累。
領導承擔著感情之痛。處於領導的位置,領導者付出的比一般人多很多。應酬繁多,冷落了家人不說,有的人在做了領導以後,由於利益的紛爭,親朋好友也反目成仇,成了孤家寡人。
企業領導者承受著不為人知的痛苦和責任,有人把他們稱為企業的家長、教練、領導者,其實更多的,他們是員工事業上的夥伴,他們在為公司工作的同時,也為員工的發展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台。
作為企業的員工,如果明白領導也在為我們工作,就應當心懷感恩。對於一名年紀輕輕、幹勁十足的員工來說,富有挑戰性的工作和成功的滿足感,比實際拿多少薪水更有激勵作用。
感謝給予我們工作的人
一個人的一生,實際上最輝煌和最值得珍惜的時期就是職業生涯,既然造物主給了每個人一顆感恩之心,那麼,我們就應該將它給予我們職業生涯的陪伴者——老板,感激老板給了我們工作和職位,感激他們的支持和幫助,感激他們的信任和鼓勵,感謝他們給予的教誨和經驗,甚至於批評,以及美好的記憶——這一切都是我們一生中不可或缺和彌足珍貴的。
諸葛亮自甘寂寞於田畝之中整整十年,雖心懷大誌,卻懷才不遇,如果不是劉備禮賢下士,三顧茅廬,他恐怕隻能終其一生隻守著幾畝薄田,而無鴻鵠展翅的機會了。對此,諸葛亮深有體會,這在他數十年後的《前出師表》中,就有表露: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谘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歎,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北伐前夕,當李嚴建議諸葛亮加九錫之禮時,諸葛亮在給李嚴的信中也流露出對劉備的感激之情:
“我本是一個身份低下的人,是先帝錯看了我,使我成了他的下屬。如今拿到豐厚的俸祿,卻沒有做出驚人的成績,實在有愧啊!如此,我怎麼有心思去想加錫的事呢……”
在他平日的言行中,更是對劉備禮賢下士、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感激不盡。
諸葛亮雖然聲稱自己“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但在他的內心深處,仍然跳動著一顆憂國憂民之心,這是由他的傳統思想和親身體會,以及20多年來的所見所聞帶給他的觀念所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