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皇宮金鑾殿,金碧輝煌,玉砌雕欄。
大殿龍椅上一男子,錦衣華服,帝冠好生精致。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異於人,唯道也!”男子低吟,一聲長歎神情落寞,與這大殿裏的一切甚是不搭。
男子身旁一內侍忙低首附聲道:“陛下,恕老奴鬥膽!老奴侍君三十有五,蒙聖恩,侍奉先帝二十餘載。自陛下登臨大寶以來,我大楚更是四海升平兵強國富,民亦安其居樂其業。朝堂和睦,將相恭親,陛下何苦自憂?”
楚皇沒有接話,隻是癡癡望著大殿外的萬裏晴空,思緒似是已經隨著那和煦陽光與微風飄至九重天。
“阿彌陀佛!十方皆淨土,無處不是道。”寂靜的大殿中突然傳來一聲佛偈,一道身影由虛幻到凝實憑空顯於殿前。來者是一名僧人,身披金絲袈裟,慈眉善目。
僧人接著道:“好一個唯道也!陛下改道經末句,拳拳求道之心可謂昭然啊!”
龍椅上的楚皇見到來人,立馬正了正身形,笑道:“讓國師見笑了!國師此來可是道門三宗入世諸仙已至?”
僧人點頭:“大陣已開,盞茶便至。”
“有勞國師了!”楚皇道謝,隨即對身邊內侍道:“高誠,送上賀禮告知三家吧!”
“遵旨!”老內侍高誠應聲退下。
仙古時期有三界,天、地、人,天為仙、地為冥、人為凡。凡人修行得道飛升仙界,壽盡則魂入冥界自六道輪回以生生不息。仙也好,凡也罷,天地有陰陽,有善必生惡,仙之惡者所謂魔。
仙古末期,仙魔大戰,仙界不堪其重終於破碎。支離破碎的仙界廢墟墜落凡間,一場人間浩劫!不知多少年後,仙魔大戰最終以諸仙慘勝結束。待諸仙回頭看著這支離破碎的人間界,卻已發現這場仙魔之爭並沒有贏家!
仙界已不再,天道已不存!凡人無法得道飛升,諸仙不再壽與天齊,而冥界更是歸於混沌。為重尋天道,諸仙各創仙門,集大能者重建六道以續輪回。隨時間流逝,諸仙隕落,而尋天道之路漸漸分為佛道兩門。道門其下一道三宗十二門,佛門座下一百零八寺,各尋靈山寶地開宗立派。
因天道難尋,仙古修行已經不再適應當世,各門各派鼻祖們重新開創修仙功法。修行路,九重天,一步一重天!九為極,十則圓滿,遠古修仙者將修仙路分為九重天,步步如登天,一重難過一重天,若是突破九重天者便可重築通天之路。可是遠古至今為止尚無一人達到圓滿!
城南古家是此次三宗入世家族之一,與城東李家、城西宋家皆為大楚三大古老修行家族,其家族曆史悠久,上下何止千年。修行家族屬於凡間修行宗派,他們依附於道門各大宗門,是各大宗門在凡間的代言,有的是家族有的是道觀,就像佛門在凡間的各大寺廟。
古家宗族祠堂,一眾古家族人、侍者無論老幼早已盛裝立於迎仙台下。為首的是古家現任族長古熙,年已過百鶴發白須,修行之人雖為老叟卻不怒自威。
遠處走來一中年男子,是古家長子古陌。行至古熙身旁,古陌道:“父親,楊老將軍奉陛下令來告知大陣已開,諸位上仙所駕仙舟不足盞茶便至!”古家一眾青少年聞言,一個個急忙整理衣衫,神情期待,年少者甚至身軀微顫激動不已。他們期待著,因為一旦被某位上仙看中,即使是成為其道童,隻要與仙字沾上邊那也是無上榮耀,更有望踏上仙途尋天道延陽壽。
古熙點頭,心道:“果然是佛門昌盛道門勢微,如今玄天宗弟子入世陛下隻命楊老前來聊表誠意。看來去李、宋兩家的是兩位丞相無疑了。”
不久,東方天際肉眼可見一黑點,速度極快。那黑點攜帶一道紫芒破空而來,幾個呼吸間便停在了迎仙台上。落在迎仙台上的是一條玄天飛梭,飛梭上男男女女二十來人,仗劍拂塵,各個豐神俊逸氣宇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