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泥巴捏一座城,說將來要娶我進門。轉多少身,過幾次門,虛擲青春。——
小小
-----------------------
言璟七歲半那年冬天,第一次跟著繼奶奶回去過年,和她一起的還有小她兩個多月的堂弟言麒。就在這一次,她才知道那個爺爺沒有抱上的孫子,原來是她的“天敵”。言家是獨門獨院的房子,院門前有一棵大香樟樹。附近的老人最喜歡晚飯過後,坐在那樹下嘮嘮嗑、喝喝茶。剛回家的頭個星期,言璟和堂弟相處的還算不錯,每天搬個小凳子坐在樹下,聽老人家講故事。老人們最喜歡講的故事有兩種:第一種是秀才的勵誌故事,主角往往身材矮小、相貌平凡,幼時必定遭逢苦難、備受摧殘,但已在人前展露不凡才華。成人後,苦讀詩書成了大秀才,最後回歸鄉裏成了遠近聞名的好官、清官,流芳百世。
第二種一般都是某些人不信神靈,結果被神仙隱士罰了的故事。有個婦人去某個靈山,上山的時候穿金戴銀,走到一半,被神仙給吹下來了。等到她受熱心人的點撥把銀子埋了,就成功地一路往上,還看到很多神仙顯了靈。後來,婦人下山找回金銀,就把它們全送給了那熱心人。還有個婦人去敬神仙,在路上跟人吵架說了許多髒話,結果她一上去就滾下來了,再上去再滾,隻好誠心認錯,對著山頂拜了三下,這才好了。
小孩聽故事,聽的就是新奇,又加點神秘色彩,自然覺得有趣,聽得也入迷。言璟讀高中時,對門的王奶奶還在一年又一年地重複著那些故事,她對它們也有了自己的理解。高中時期由於剛跨過青春懵懂的叛逆期,加上學習經驗的增多,心智也逐漸成熟,價值觀正在形成。言璟從這些故事裏,得出了四條結論。後來,她和林暄結婚去度蜜月,說將來要好好地給他們的孩子也講講這些故事。林暄笑她搞封建迷信,她就把她的四條“真理”搬出來:第一,人首先應該有夢想,不可妄自菲薄,要想成功先要自信。第二,因為你懂得給予,才會有得到。第三
,再昂貴的配飾穿在身上,也不能展示內心的平和、從容。帶著簡單的心上路,才會發現沿途的美景。第四,女人不要說髒話,優雅才是女人的最佳名片。
言璟每晚聽故事,懷裏都揣著兩瓶WHH的牛奶飲料,一瓶給言麒,一瓶自己留著。每回聽得太入迷就忘了喝,被言麒偷偷地拿走喝光了也不知道。直到一個禮拜後,言璟打開牛奶箱子看,才發現喝得隻剩兩瓶。當下心裏就別扭了,覺得言麒除了聽故事的時候拿了自己的,肯定還偷拿了不少。96年,言璟家真不算寬裕,那盒牛奶還是她媽媽的學生送過來的,她坐車一路抱回奶奶家。小姑娘覺得委屈,也不敢去找奶奶,因為她知道奶奶一定是偏疼言麒的,還會怪她小氣。
那天晚上,言璟躲在被窩裏翻來覆去的,很久才睡著。後半夜好不容易入睡,另一邊的言麒偏偏把她的被子搶走了,還故意踹了她幾腳。早上五六點的時候,言璟被凍醒了,爬起來發現被子全蓋在言麒身上,就用力去扯。剛好那夜,外麵房簷上結了長長的冰餾子,還下了雪。言麒被吵醒後看了看言璟,跑下床去敲裏屋的門,把奶奶吵醒了,說小丫頭搶了他的被子。果然,言璟就是個沒人疼的,被奶奶罵了一通,也不聽她解釋。言璟隻好穿上衣服,自己去生火燒木炭暖一暖。言璟生火不熟練,一直折騰到吃早飯的時間才算好,寒氣早已侵入了身子。終於坐到了火邊上,卻不知道言麒從哪裏弄來的冰餾子裝在喝水的壺裏,端過來倒在她頭上。
言璟實在忍無可忍,撿起水壺扣在言麒頭上,還推了他一下。言家奶奶這廂剛跨過門檻進了他們房間,準備叫他們去吃早飯,看到這個情景,衝上去趕緊分開快要打起來的兩孩子。可是嘴裏卻說的是:“你當姐姐的,也不知道讓著弟弟,水壺能拿來打人嗎?”言璟氣得說不出話來,拿起門邊上掛著的毛巾隨意擦了擦頭發,就進了裏屋,掀起被子,躺了下去。屋外麵,太陽剛慢悠悠地爬上了屋脊,屋背上鋪著的一層厚厚白雪,這時閃著亮黃的光彩,而屋簷下融化的冰水正滴滴噠噠地落在地上,一條條不規則地流進旁邊的花園。正廳裏飄來幾個少年喚人的聲音,遠處還有小朋友追逐嬉鬧的笑聲。床上躺著的小女孩,用手拭去了眼角的淚,暗暗發誓:“從此後再也不回來了,以後一定要變得更強大,就算沒有他們的愛,也要好好對自己。”可是,言璟從小就心腸最軟,後來言家奶奶生病,言璟讀大二,還是跑去那個沿海小城照顧她和小叔一家。工作後去了學校工作,就算板著臉,也有很多朋友笑她是高中生扮老師,看著太好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