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和談(1 / 3)

上回說到王龍問劉定山:“劉先生也喜歡看球?”

劉定山聞言有些悵然,和王龍一到往茶館走去,邊走邊說道:“十多年前我就開始看球踢球了,以前在還關外的時候還經常到現場看甲A。”說著他回頭指了一下身後跟著的一幫人,說到:“這幫兄弟大都是踢球的時候認識的。好多還打過架,也算是不打不相識。”

劉定山頓了頓,又接著說道“那個時候也看歐洲足球。等國足世界杯出現後,那簡直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後來我氣不過就不看國內的球了,國家隊也好俱樂部也好統統不關心,就隻看歐洲足球。可是這兩年我又開始關注國足了。也許年紀大了人就會懷舊,老覺得人家歐美人踢得再好,和我們也沒什麼關係。現在我除了偶爾有時間踢踢球,也就關注一下華超聯賽,看看國足和亞冠。最多關心一下歐冠的消息,看看精彩進球,五大聯賽基本不看了。”

兩個人一邊說著,很快就走到地方了。王龍信步邁進茶館,直接在大堂中間找了一個位置坐下,背朝著門,然後伸手請劉定山他們做到對麵。

王龍這麼坐也是有講究的。

談判嘛,兩邊人肯定對這坐,劉定山這夥人看起來還算地道,應該不會就這麼把他圍起來。這樣萬一說不到一起,他轉身跑,對麵有桌子擋著,也不能立馬就追上他。

事情的發展果然如王龍所料,劉定山一夥人都做到了他的對麵,一桌子坐不下就坐了兩桌。

王龍沒有直奔主題,繼續聊著足球的事情。先說足球的事情,聯係一下感情,待會兒打起來的可能也就小很多了。

安全第一。

實在覺得犯不著和對方打架,那純屬拿著古董花瓶碰石頭。

王龍先開始說:“我聽到一個笑話,足協已籌劃好闖進世界杯的步驟:1。通過運作,讓國際足聯分配給南極洲一個名額;2。中國男足被分到南極洲賽區;3。中國男足和企鵝爭奪出線權;4。客場逼平企鵝;5。主場安排在三亞,熱死企鵝後直接出線。”

說著,他頓了一下,慢慢的道:“在我看來,目前最難做的是第4點。”

沒等他說完,對麵的幾個人已經笑了起來。王龍趁熱打鐵道:“還有更覺的。上聯。一問我國男足有多愁,下聯:恰似一群太監上青樓,橫批:無人能射。上聯:二問我國男足有多愁,下聯:恰似一群妓女守青樓,橫批:總是被射。上聯:三問我國男足有多愁,下聯:恰似一夥頑童上青樓,橫批:尚不能射。”

劉定山一夥人又笑了起來。劉定山後麵的一個人似乎是個話嘮,忍不住插話道:“前兩天我和一個家夥對罵,他把我家祖宗八代都捋了一遍了,我輕輕一句話就讓他舉手投降。你們知道我說什麼?我說的是:你在國足踢球,你爸媽在國足踢球,你哥姐在國足踢球………你們全家都在國足踢球。”

王龍聽了也忍不住笑出聲來。劉定山回頭看了那個小子一眼,似乎是再怪他多嘴,但是這邊已經有人接話,他也不好意思再繃著。問到:“王兄弟喜歡看球?”

王龍笑著說:“談不上懂。我平時也喜歡踢球,偶爾也看球。不過國足這個話題太大了,人人都是專家,人人都要支招,但任何一個人都說不出來什麼管用的東西來。”

聽了王龍這句話,劉定山忍不住說了起來,道:“明眼人還是看得懂的。第一,國足毀在了功利足球上麵。功利足球在國足的惡性循環中應當承擔主要責任。其最大的受害者是青少年球員,對青少年足球比賽成績的追求造成了一係列惡果,太過關注球員身體而忽視足球悟性、太過關注整體而扼殺個性。小球員能在青年足球賽中取得不少榮譽,但比賽過程卻往往缺乏亮點。在球員成年後,身體和整體戰術都遭遇瓶頸而無上升空間,足球本身的悟性和個性卻早被扼殺殆盡。於是就是意識不好、腦子不行、技術粗糙,成年隊成績一落千丈,形成惡性循環。

第二就是足球界一些常見的錯誤觀點毒害性甚大。比如對身體的認識,身材高就等於頭球好、身體強壯和對抗性強,並以此作為論據進行選材。但實際上我們在對抗身體稍微強一些但仍比我們瘦弱的對手時,在頭球和身體對抗上並無優勢。阿根廷隊身體素質一般、甚至都不如國足,但是他們技術出色,對身體應用合理。足球本來就應該像他們這樣,身材高並不意味著頭球就好,身體強壯也並不意味著對抗性強,身體好不等於會利用身體進行對抗。還有我們對球員能力的評價也有問題,國內似乎缺乏一套這樣的體係。常常聽我們球員和媒體這樣評價,說我們球員的個人能力比東邊的兩個國家沒有差距,其實這種說法沒有任何根據,國足球員的所謂個人能力在場上從沒有表現出來過,米盧說過“如果隻是用嘴來踢球,華國隊早就奪得世界杯了。”可是我們很多人卻不能正視不如人家的現實。”

“還有就是教練問題。其實國內教練在敬業精神方麵並不缺乏,但總體上非常保守,即使是新冒出來的許多年青教練,在執教思維上也是老氣橫秋。第一個就是習慣消極防守,某隊主場11打對方9人,卻隻贏了對方1:0,而且對方在少兩人的情況下還不乏進球機會,完全沒有進取精神,結果到了客場被人4:2擊敗慘遭淘汰。再就是缺乏變通,前幾年國奧的教練祥子,當初帶國奧練了一個多月,結果跟馬來打都什麼也打不出來,實際上他的整個打法早就一目了然,還天天在那雕琢,照著一個教條死不改變。攻防上麵,進攻靠對麵出錯,防守靠龜縮和人數多死守。”

“再就是超級聯賽和職業球員太過業餘。什麼叫職業,就是你能符合職業規範、並能通過良好的習慣更好的發揮職業能力。我們的超級聯賽雖然號稱職業聯賽,但實際上球員並沒有因此表現得職業,甚至是“完全不職業”。“職業”、“習慣”、“規範”、“製度”這幾個詞和我們似乎沒有任何關係。我們的球員在麵對媒體時候的表現往往給人一種沒內涵的感覺,而看對國外那些球星的采訪,基本上能做到滴水不漏。球員在賽場上也不職業,一道國際比賽總是吃紅黃牌。”

“還有就是媒體,媒體工作人員和球迷是構成足球環境的兩大關鍵主體。我要說的是,國內的足球媒體工作人員的素質總體上非常差,尤其是記者,很多人缺乏起碼的職業素養,杜撰文章、有的甚至不看比賽完全通過別人的評論就能炮製文章。有些記者唯恐天下不亂,常常散布謠言,他根本沒有采訪,但是在文章中卻能說“某位隊員向我們透露”。對待球隊不是吹捧就是棒殺,賽前大吹大捧,輸了立刻全是消極報道,贏了更是不知東南西北,很少理性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