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運動養生與降壓
現代社會是一個充滿壓力的社會,壓力看起來是精神層麵的,實際上卻是因為因為肌肉的緊張傳達到大腦中造成的,如果身體囤積了緊張感的話,精神上就會產生壓力,而伸展運動就是為了消除肌肉緊張,幫忙消除壓力。
伸展運動不需要花錢,也不要特定的場所,是可以隨時隨地做的運動。在日常生活中,把伸展運動當做臉、牙刷般的習慣,自然融入,對於預防血壓上升、增強體能,都十分有幫助。運動可隨時開始,養生永不嫌棄。
1.不要勉強為主要原則
伸展運動的主要功效有三,一是增強身體組織的彈性,二是在運動前提高體溫和脈搏數,三是運動後疲勞的消除。
伸展運動的意義即是要讓肌肉獲得伸展。人為了要保持健康,必須適當的活動,否則肌肉會因為長時間的固定而產生不必運動養生與降壓要的張力。而肌肉一旦產生張力,人就容易感到疲勞,同時對健康的損害也很大。
伸展運動的主要目標是采用不痛的方式提高身體的柔軟性。當肌肉在活動時,不能勉強伸展,而應按照個人的體質酌情增加或減少,才能達到強身的目的。一般人對於柔軟度的要求可以不必太嚴格,隻要能消除工作上的疲勞以及神經衰弱,便達到伸展運動的目標了。
伸展運動不能有疼痛的感覺,應緩慢伸展,並在自己可控製的範圍內伸展,感覺肌肉有一點緊即可,每一個動作保持15~60秒鍾的靜止狀態。
2.注意運動前的暖身
在開始實施伸展運動前,最好以放鬆的走路來提高身體的溫度,大約5分鍾,感到身體微微的發熱後再開始運動,效果會更佳,若身體沒有暖身的情況下,馬上做伸展運動,是很危險的,有可能發生意外。
3.以靜態方式進行
所謂靜態伸展乃是在每一個伸展運動的過程中,都不要以振動的方式來實施,以避免肌肉過分的伸展,而造成對人體的突然傷害。而是先從簡單的動作開始,避免一下子就向困難的伸展運動挑戰。
4.注意呼吸,用心體會
邊吐氣邊做,肌肉也會隨之放鬆,用心去體會實施時身體的感覺。做伸展運動時既不需要器材也無需在特別的地方進行,應保持隨時可伸展、處處可伸展的原則。由於伸展運動所需的空間不大,因此在客廳、臥室等皆可充分利用。
此外,在時間方麵,即使是休息或下課10分鍾,也都可以利用來做伸展運動。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伸展運動應力求突破時空的限製。
二、示範動作
前俯
1.兩腿直立,伸直膝關節,使兩腳跟向地壓,兩手由身體兩側慢慢地向上舉起在頭頂,雙手手指交叉套合,掌心再翻轉用力向上。雙手伸直拉3秒鍾,同時配合吸氣直沉丹田。
2.上半身慢慢向前彎,動作宜緩和,不可猛然下彎,以免頭暈;伸直至雙手手掌超過膝蓋,再慢慢加強。手掌向下3秒鍾,同時配合深呼吸,將沉入丹田之氣慢慢細長地呼出來。
3.慢慢恢複直立的站立姿勢,雙手仍舊舉在頭頂,同時配合吸氣沉入丹田。
4.高舉的雙手從兩側慢慢下垂於腿側,同時配合吸氣。
注意事項:由向北正立姿勢開始,兩腳張開與肩同寬,雙手下垂,掌心向後將前俯分解為4個動作。
後仰
1.左手由身後緊握住手肘,右手握住左肘,雙手的腕關節頂住背脊,同時配合吸氣沉入丹田。
2.上身、頭部和胸部慢慢向後翻仰,頸胸脊柱慢慢彎曲,兩肩向後張開、伸展,直到胸部中央隆起,可使眼睛看到地麵,亦不須勉強。口不可張開,舌頂住上顎,停止3秒鍾;調節身體重心,保證重心不偏;在身體後仰的同時,要配合把沉入丹田之氣呼出來。
3.慢慢伸腰恢複直立的姿勢,同時配合吸氣入丹田。
4.雙手從背後放下,垂於腿側,同時配合呼氣。
注意事項:做後仰時要和前俯配合,一前一後交互做,不宜單做前俯或單做後仰,如此才可以保持脊椎的對稱平衡。
側彎
1.右掌慢慢舉起,掌心翻轉向上,同時指尖向左伸在頭頂;左手掌心外翻,用掌背貼附大腿側邊;並配合吸氣入丹田。
2.上半身向左側下方盡量彎曲,頭、臉仍保持前視,但頭部需隨著身體向左側偏移;右手掌在頭頂隨身體側彎,並向左拉直3秒鍾,使左側肌肉伸掌,同時將丹田之氣慢慢地細長呼出。
3.身體回複站立姿勢,但手的姿勢不變,同時吸氣入丹田。
4.手從頭頂放下,垂放於大腿側,同時配合呼氣,並換邊再做。
注意事項:預備動作保持向北站立姿勢,兩腳張開與肩同寬,先做左彎的4個動作,再換右彎,這是1個循環,共做4個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