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國公李思恭嫁妹,太祖郭威續弦,此消息一出震驚天下。
公元954年,也就是後周廣順三年盛暑,周太祖郭威早朝時分與眾大臣議論邊防戍守大事之時,不料忽然暈倒,大病三日不起。
太祖子嗣單薄,因為早在攻占汴京之時,所有子嗣都被殺害。
此事震驚朝野,眾大臣以及後宮嬪妃皆是人心惶惶!
最後大國師李玄哲與周太祖養子柴榮、眾親王、肱骨之臣一起鎮壓輿論,才堪堪平靜了下來。
由於太祖結發妻子早年便因征戰而早亡,太祖重情義,不忘結發妻子柴氏,便在定都汴京之後追封柴氏為元、佳、賢、惠、聰、明、義皇後,葬在皇陵。至此都沒有再娶皇後,隻是納了幾名妃嬪以繁衍子嗣。後宮爭寵日益劇增,為了皇後寶座也是爭得頭破血流,後院枯井之中每日都會增加一具屍骨。
現如今後周開國剛剛三年,百姓還沒有忘記戰爭的傷痛,依然在慢慢平息。可是遼國,南詔,虎視眈眈,還有吐蕃,西域各國步步為營,西北地區藩王割據。正是內憂外患之際。所有事情都是迫在眉睫,三日後太祖掙紮起身,與心腹大臣,國師等人商議對策。
最終決定娶夏國公李思恭的妹妹嬈佳郡主為後,目的自然是把李思恭的兵權牢牢握在手中。
夏國公李思恭與同僚心腹的秘密商議之下,欣然答應,這許是他入主中原的第一步大計。這件事情自然也為他的兒子以後一統中原打下堅實的政治基礎。後周廣順三年臘月,嬈佳郡主李玉嬈坐上花轎,帶著龐大的送親隊伍一路向東,往汴京趕去,不料各國卻紛紛派出刺客刺殺郡主李玉嬈,以破壞周與西夏的聯姻為目的。
一路刺殺不斷,雖然夏國公以及太祖郭威預料到會如此,可是各國圍追堵截,不依不饒。結果便是送親隊伍傷亡頗為慘重,人數驟減。
臘月正是西夏最冷的時候,送親隊伍因為屢屢遇到暗殺,大雪飄飛,天氣寒冷至極,因此人數驟減。新娘未出過遠門,一路擔驚受怕,天氣寒冷,很快便沾染了風寒。那時女子沒有地位可言,女子身為代嫁的郡主,本就是犧牲品,所以無人尊重和愛護她,很快就奄奄一息,便被棄屍到雪中,雪很快便掩蓋了她的屍體!
李思恭暗中又派一批人,把真郡主李玉嬈已然送到了後周邊境,真郡主李玉嬈,她任性而殘忍,一路讓人厭惡至極,可送親之人是銀州防禦使李光儼,他英勇果斷,冷著一副俊臉,有他在,眾人忍氣吞聲,敢怒不敢言。
周人更覺得可氣,若是皇後娘娘這樣無才無德,娶回去又有何用,可是與遼國戰爭迫在眉睫,如若不娶,李思恭不會出兵援助,所以眾人都是忍氣吞聲。隻因李思恭手握20萬兵權。
但李思恭知道,如若不保後周,夏州危矣!
刺殺、暗殺接踵而來,因為刺客很快便發現上當了,之前他們奮力要殺的人竟然是假的郡主。離汴京還有一千多裏地,那時馬便是最快的交通工具。李光儼自幼習武,跟著父親、祖父征戰回鶻、西域各國,戰爭經驗豐富,無理自然比常人都要高出許多來,他大刀一輝,幾人便分分落馬而亡。
迎親的是後周太祖郭威義子柴榮,也是英勇少年郎,他還是周太祖的外甥,跟隨太祖征戰幾年,更是驍勇善戰,故此很快打退了幾批敵人!
路過晉州,遭遇大難,柴榮、李元昊發現,連江湖人士都參與其中,此次湧來大批人馬,有遼人,吐蕃,回鶻、大理、後蜀等國派來的許多刺客!所有人像商量好了似得,一起都上,而大部隊隻有一萬餘人,根本無法阻擋。
李光儼大喝道:“誓死保護郡主,不得有誤,如發現貪生怕死者,格殺勿論。”
很快一批西夏士兵將李玉嬈圍在了馬車中央,李玉嬈聽到戰馬嘶鳴,廝殺聲,打鬥聲不絕於耳,嚇得魂不附體,李玉嬈頭頂蓋頭,身旁有兩位女使陪伴,她欲取下蓋頭,卻不料,其中一女使道:“郡主,不能取下,外麵大批都是男子,作為新嫁娘是不允許外男看到你的麵容的!”
李玉嬈跺腳道:“狗東西,讓開,不許攔著我!”
另一女使安慰道:“郡主,息怒,我們一路都安全,有李使君護駕,相信很快就會過去的!”
李玉嬈身子一怔,最終沒有取下蓋頭!可是她嚇得畏畏縮縮,哪裏還有郡主的威風八麵。外麵刀光血影,慘叫聲不絕於耳,李玉嬈害怕,捂住耳朵,瑟縮在角落。而外麵人數一直在速減,很快就剩一千人不到。
柴榮飛身到轎子旁大聲喝道:“誓死保護皇後娘娘,不得有誤!”殘兵都不想為嬌蠻郡主抵命,均是消極抵抗。
恰在此時不知從哪飛來20多名女子,身著白衣,像天外飛仙,男子們就停止了廝殺頓時看呆了去,隻聽為首女子道:“保護郡主,不得有誤!”隻聽眾女子道:“是,閣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