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回回到自己的府地,躺在了榻上。丫鬟拿著洗臉洗腳的來準備伺候他,他瞄了她們一眼,然後手袖遮住自己的額頭。
“先放這吧,一會再來。”
“好的,老爺。”
然後劉伯溫接著眯著眼,他沒有睡著,心裏想的是漢高祖劉邦與張良。心想已功成名就,是不是該隱退。
回想今天李善長後麵的弟子,送的隨禮錢,是自己的數十倍。而自己今天送的隨禮錢,可是大半年的糧食俸祿,那個人送那麼多,要麼是拉幫結派,要麼是他貪腐。拉幫結派不在話下,他能給跟李善長一同進來,並且入座大家都讓李善長為上座,這很明顯了。
至於貪腐,大明開國三年都沒到,整個應天所管範圍內的百姓上繳糧稅,也沒有那麼多。如果說百姓受他魚肉,那麼在這天子腳下的地方,早就有人告禦狀了。這些銀子也不是他們一起的,李善長還有李存義的都是自己家仆扛著進去。
劉伯溫思索一個時辰,然後有點犯困,在加上剛才燕王婚宴上,喝了那麼多,要不是裝醉打第回府,恐怕明早上朝不能按時起來。
“來人,洗腳。”
“是”門外丫鬟立刻應道。
丫鬟才把劉伯溫的腳放在水中侵泡,他就酣睡過去。丫鬟看他累了,不敢把他叫醒,於是用棉布把他的臉輕輕擦拭了一遍,然後再把他頭上的發簪摘掉,放在旁邊的發簪盒裏。
劉伯溫在不知不覺中,就被丫鬟們把外衣脫去,然後給他蓋上棉被。
第二天淩晨,公雞打鳴,隻見家仆備好轎子,丫鬟準備好洗漱的物品。洗漱完畢,劉伯溫進了轎子有眯了會。
朝堂之上,他開始注意到了那個人,之前上朝時隻管處理自己的事,皇上叫他說他就說,皇上不讓他說他就不說。今天不叫他他也照常不說,在揣測朱元璋發言的同時,也注意到這個人的發言。
“戶部今年錢糧收納如何?”
趙勉答道“今年舉國上下風調雨順,百姓錢糧收入有於。”
“何以見得?”
“百姓受聖上恩惠,加速開荒,一些新地今年種上的糧也有所收成。”
“那百姓添丁加衣可有富裕?”
“回皇上,據戶部上報,部分地域糧食有餘,舊穀未完又添新糧。”
“這才是朕願意看到的,這才是我大明百姓應當享受到的恩惠。”
“吾皇聖明,吾皇聖明……”
劉基也跟著拍朱元璋的馬,但是他知道在眾官員這樣恭恭維維之後肯定會提一些建議。
“皇上,臣有一策。”
“愛卿請講。”
“自皇上頒布開疆拓土的政令以來,百姓安居樂業,糧食生產過多,邊疆軍防需要鞏固,何不用朝廷之名用多餘銀兩收糧填充軍庫。”
“李愛卿對於此事有何看法?”
“皇上,臣認為山西遷往鳳陽的百姓由於長途跋涉,再者已過春耕時節。一戶百姓遷往鳳陽,尋食捕獵命可以求生或當地太守知縣撥款分地就能度過難關。但是千戶百姓遷到此地,若糧食不足,處理不當將餓殍遍野,恐亂我大明江山社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