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情(1 / 2)

除了拉在村委會門上方的大紅橫幅以及懸掛在大門兩側的兩個大紅燈籠宣示著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外,此刻的馬莊,和平時並沒有什麼不同,一如往昔,寧靜而祥和。

因而,盡管馬莊的村民們知道今天是國慶節,但他們卻不能像城裏人那樣讓自己放假休息,還是依然一如既往,在各自的菜地裏忘我地辛勤忙碌著。

農民的可親與可敬,在於真正將手中日日侍弄的土地像城裏人對令人豔羨的鐵飯碗工作無比看重一樣,當成了命根子。

可以說,為了有個好收成,他們以極為認真的態度和毫無保留的付出,在土地上傾注著心血,揮灑著汗水,生怕稍有懈怠便應了那句諺語: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

尤其是馬莊人更甚於此,靠種菜為生的他們,注定要付出更多,才能收獲預期的優質蔬菜,然後順利賣出。

所以,當梅剛送汪紫文到家門口時,才會發現大門緊鎖,不用說,汪新夫婦肯定也是和其他村民一樣,正在自家的菜地幹活。

好在知道汪紫文家菜地的位置,不消他開口,梅剛便一陣風似地朝著他家菜地的方向奔去。

聽說兒子發高燒,媽媽很快便跟著梅剛從菜地火急火燎地趕了回來。

當一臉焦急的媽媽將粗糙得有些紮人的手背探在他額頭,望著媽媽飽含心疼的目光,一股濃鬱至極仿佛能他融化的幸福感頓時充滿汪紫文整個心田,積壓了一上午的鬱悶委屈也全都一掃而空。

仿佛菩提頓悟般,汪紫文覺得這世間最讓人感到溫暖的,終究還是始終存在於他心中的那份無法割舍永遠也剪不斷的無私血脈親情。

不過,汪紫文多少還是有些耿耿於懷,那就是爸爸汪新怎麼沒和媽媽一起回來,難道他就這麼在乎他的菜地而不關心自己的病情麼?

尚不算成年的汪紫文終究還是個沒長大的孩子,這麼想自己的爸爸倒也情有可原,隻不過他可是真的錯怪爸爸汪新了。

原來,汪新在得知兒子發燒很嚴重後,二話沒說,放下手頭的活計,拔腿便到村診所請村醫去了。

當汪新和村醫一起出現在汪紫文麵前時,汪紫文哪裏還有什麼心結,隻是羞愧得有些無地自容,他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然後給自己狠狠來上幾個長記性的嘴巴!麵對連自己步行去診所都於心不忍的老爸,身為人子的他怎該生出那般齷齪不堪的想法?

在村醫給內心愧疚不安的汪紫文量了體溫,然後嫻熟地打了退燒針後,汪新便陪著笑臉,說著感謝的話隨之一起走了。

臨出門前,汪新曾扭頭默默地看了兒子一眼,那副神情汪紫文還是第一次見到,讓他無法猜出爸爸的心裏到底在想些什麼。

在看著汪紫文吃了一片安乃近並上床休息後,梅剛告訴他過兩天還會再來,然後也回中遠了。

原本梅剛是打算留下來過兩天再走的,一來可以照顧生病的汪紫文,二來他也很長時間沒和好兄弟在一起了,也特別想和汪紫文呆在一起侃大山。但思來想去,梅剛還是戀戀不舍地走了,主要是早已成為人精的他懂得汪紫文心裏最渴望的還是與一塘之隔的韓笑笑呆在一起,他可不能夾在中間成為讓兩人尷尬的燈泡。

隨著梅剛的離去,家裏頓時靜了下來。

躺在床上的汪紫文,睜著眼睛,靜靜地望著已看了十多年的人字形屋頂,聽著從房門外傳來的媽媽燒鍋時拉風箱的聲音,知道那是媽媽正在為他熬薑湯,心裏感動的同時卻不由想起了自己在雲啟已多次因為想家而備受煎熬的困惑。

因為每次回來,家依然還是原來那個家,沒有任何變化,甚至連靠在院牆邊久已廢棄的平板車都從沒挪動過絲毫。

每次,回家後的汪紫文都會困惑和失落,自己想家的心情那麼迫切,那麼歸心似箭,可回來後卻沒有任何變化,而每次離開後又總會莫名其妙地思家心切想要再回來,到底是為什麼?

這次,病中的汪紫文在熟悉的環境中,在聲聲入耳的風箱聲中,終於解惑了:一直以來,他真正想的,不是稱之為家的那幢房子,而是生活在那幢房子裏的至親至近的家人!家人,才是他真正心之所向的魂牽夢繞!

隨著退燒針慢慢起作用,汪紫文覺得自己清醒了一些,整個人也不那麼難受了,他的視線開始轉移到了牆上。

因天長日久,白灰粉刷的牆壁早已黯淡無光,有些地方已經剝落,還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了長長的裂縫。

在床尾上方,貼在東牆上的唯一一幅海報讓汪紫文的目光停下了。

那是他剛上初一時梅剛特意買來送給他的元旦禮物,是當時很流行的小虎隊宣傳海報,畫麵上三個帥哥正笑容滿麵地與他對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