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後記(2)(1 / 1)

真該罵她,嫦娥你讓我可想而不可及,可欲而不可求。於是,苦呀!行走在人世間,如此煩惱。我再不是後生,也沒有畏不畏的躊躇。爸媽,一輩子都跟峨城山親密無間,笑也罷,哭也罷,這是我看到他們的經曆,隻是很多時候,我是一個後覺者,對一些事情反應不很準時,事後,才發現原來如此。他們也不想有沒有嫦娥,隻看的是莊稼長勢好不好,風雨是否調順,來年是否有個好收成。耳順之後還種了兩年地,我回去挑玉米,肩腫腰痛。他們一輩子,該是何等的辛苦。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很多時候,事與願違。有時,種黃牛,得到的卻是野驢。我才發現,自己就像一頭野驢。騎著馬,馳騁原野,摔了不知痛,還要爬起來,又開始新的征程。山水在身後一程又一程,哭也好笑也好,新人來舊人去。對於胡楊,我就是一個過客。雖看你一千年花開,看你一年死亡,再看你一千不倒,我早已成為黃土一杯。

子美居破茅,猶思安得廣廈。如今,這遍地都是大廈,隻有沙漠裏沒有。也許,應如屈子投河般投入沙漠草原,思天地之偉闊,寫華美之文章。雖有一些願望的成分,現實卻是荒涼的。不如在江南的水邊,做一棵草或一片浮萍,來得自在。峨城山下,都不是,我也不倫不類,追不了本求不了源,蒼茫與之。

嫦娥如詩,詩如嫦娥。嫦娥永遠在月宮中,追逐她也隻能是心願。詩在心中,追逐她還有可能形於筆下。詩有時也就是嫦娥,她帶給我以美好,讓我在想像中快樂,撫慰自己樂在苦的日子。讓時光流走,卻感覺不到它的無助,其實很多時候也是無助的。我看到李花與桃花的合體,可以把它當作我的新娘。歡樂時,也可寫下“秋雨不是舴艋舟,也載不了那麼多愁。黃花正盛,我也不比黃花瘦。”其實,是讓自己坦白。

追逐亦平淡,不追逐更平淡。讀詩的時候,帶給我更多的快樂。曾用半年的時間來讀《離騷》,想要把背誦下來,卻始終隻背得其中幾句。高中時就能背誦的《琵琶行並序》,居然差不多也花了一周多時間才能背誦下來。這些大家才是詩人,學之心平氣和。

這條路是漫長的,或許沒有停下來的一天。我不會死,如果自然死,那不可抗拒。糊塗寫吧,就是會寫分段字的一個追逐者。

2013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