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樹生香識憑欄
王麗君
年年冷秋,桂樹生香。這一年,桂香悄然入簾,有陳自川的詩文相伴,獲得雙重芬芳的陶冶。
與陳自川相識,已近十載。一直遠遠看著他舞文弄墨,縱情山水等閑事。為陳自川的詩文寫字,是我的榮幸。其詩文,“盛偉矣”,吾“不敢言”,草草文字,赧作序。
這是一部情詩集。
這是一部滿溢故鄉情的詩集。字裏行間纏繞了太多對巴蜀大地的深情厚意。天府之域,巴山蜀水,都是詩人永恒的美麗羈絆。綣綣情思,綿密如飄飛於巴山的細雨,盡情揮灑,無處不在。在旅途,那異鄉的天地,如鏡照影,浮現的都是家鄉的山水,叫人片刻難以忘懷——“巴山夜雨,淋濕了思念”。
成都天府廣場噴泉,在詩人眼中,“柳腰纖纖”若少女,柔情繾綣若情人,雙手暖暖若友人。新寧河水,“叮咚的聲音是聽不見的”,多少的夢魂牽繞都是這樣無聲無息的。詩人與年邁的父母一樣,最最眷戀的還是生於斯長於斯的陳家溝,是陳家溝的巍巍峨城山,潺潺峨城水。“陳家溝的月光還是那麼藍”,“峨城河向南流去/峨城山的天空,飛舞了雪”,“峨城山還在陳家溝,千萬年不移”。詩人如是詠歎,反反複複,牽腸掛肚的,總是那陳家溝這片天地。“陳家溝,一年又一年/時間老去,家鄉悠悠”。縱使外麵的世界萬水千山在等待,“我的根還是在峨城山”。
這是一部唱給神州神聖大地激情澎湃的情歌集,也是一部流浪的情歌集。中華風物,皇天後土,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隨遊曆的足跡在詩人筆下生花。“大道通九州”,長城巍峨,長江浩蕩,“神韻黃鶴樓,雄峙黃鶴樓”,二郎山“山,從天而降。水,熱烈奔放”,以及飛沙的塞北,飄紗的江南,七彩雲南,大雁塔……神州之廣大之雄壯,令詩人為之深深感歎,遊曆的腳步行至“秦皇漢武的疆場”,充分感受到了“錦繡美景華夏之博大”,詩人如何能止住歎惋的吟誦?“如果把祖國遊遍/錦繡河山,我自巋然/窮我一生恐難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