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要求
(一)熟悉正常月經及與異常出血的鑒別
(二)熟悉功血的臨床類型和診斷方法,與器質性疾病引起的出血的鑒別方法
(三)了解各類型出血的治療原則
二、實習內容
(一)正常月經及異常出血
1.正常月經
月經是性成熟的一項標記,在周期性的卵巢內分泌調節下,子宮內膜發生自增生至分泌的反應。如果未受懷孕,則內膜萎縮脫落而發生出血稱之為月經。正常月經是有規律的,一般28至30天為1個月經周期,提前或延後3天仍屬正常。月經期一般3至7天,1次月經量為30至50毫升。第2至3天時,內膜脫落最多,流血量也最多,繼而內膜修複,經血也減少,內膜完全修複,出血停止。月經血一般粘稠。血中含有纖溶酶,子宮內膜碎片,宮頸粘液,及陰道細胞等。
2.異常出血的常見原因除月經之外的生殖係統出血,均屬於異常出血。陰道出血自外陰、陰道、宮頸和子宮內膜,以子宮出血最為常見。常見的出血原因有:①卵巢內分泌失調;②異常妊娠;③生殖係統腫瘤;④生殖道炎症、損傷或異物;⑤全身係統疾病多,異常的子宮出血多無周期性,表現為不規則陰道出血,量可多可少。
(二)功血的類型、臨床表現、診斷方法、與器質性疾病引起的出血如何鑒別?
1.功血的類型:定義:功血是指由於調節生殖的神經內分泌機製失常引起的異常子宮出血.而全身及內外生殖器無器質性病變存在。功血的類型有以下幾種:
(1)無排卵功血多見於青春期和更年婦女。
發病機製:青春期功血主要由於下丘腦、垂體調節功能未發育成熟,建立正常的周期性調節和正常反饋作用。卵巢雖有卵泡發育與_激素產生,但垂體分泌呈持續低水平至無高峰形成,不能誘發排卵。
表現:出血無周期性。子宮不規則出血,經期長短不一,出血量時多時少。可停經數周或數月,然後出現陰道出血量往往較多,嚴重可致貧血。
診斷:基礎體呈單相。診斷性刮宮、子宮內膜病理檢查,可表現為萎縮性子宮內膜;子宮內膜增殖期變化1子宮內膜增生及子宮內膜囊腺性增生過長,子宮內膜腺性增生過長。
(2)排卵型功血:多發生於育齡婦女,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①黃體功能不全:
機製:由於各種原因引起內分泌調節功能紊亂,如FH分泌缺乏,致卵泡發育緩慢,雌激素分泌減少;如LH分泌不足則使黃體發育不全,懷孕激素減少;致性腺軸功能紊亂,卵泡發育不良,黃體發育不全,使子宮內膜反應不良。
臨床表現:月經周期縮短,也可近於正常。經前淋漓出血或經血過多。
診斷:基礎體溫呈不典型雙相。排卵後高溫期短,9至11天或升高幅度低於正常。
病理:子宮內膜分泌不良。
②子宮內膜不規則脫落
臨床表現:月經能按期來潮,但出血時間延長至10餘天,月經第2至3天量多。
診斷:基礎體溫延續升高至來經後數天才逐漸下降至卵泡期水平。
病理:於月經第5天時取內膜仍能看到呈分泌反應的內膜,同時亦能看到內膜混有增殖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