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很早以前,妖界有很多機會可以掌控三界,但是先輩們一直向往和平,崇尚至高的修為。可以說一直以來,我們妖界都沒有稱霸三界的心思。”說著妖皇看到下方群臣點頭,像是同意自己的說法般,於是,妖皇同樣點頭示意,然後繼續說道:“雖然我們妖界沒有稱霸之心,但是魔界卻不一樣,魔界高層一直都是野心勃勃,早有稱霸三界的想法。要不是因為忌憚神界,魔界或許早就對我們妖界發動戰爭。”
“現在隨著神、魔二界的實力不斷增強,我們妖界必須要有所準備。不能因為妖界子民不喜歡戰爭,而不參與戰爭。否則等魔界真的戰勝神界之後,恐怕不要多久,魔界便會對我們妖界下手。到時後以我們妖界的實力根本不能抗拒魔界,妖界自然要對魔界俯首稱臣。我想這一點,諸位大臣並不想看到,所以此次召開會議的主要目的是本皇要與諸位大臣商量秘密調集幾百萬妖界大軍的事。隻要準備好幾百萬大軍,妖界可隨時參與神魔二界的戰爭。”
說完,妖皇神色一凜再次看向下方群臣。
妖皇的分析非常詳細,而且為了讓更少的大臣反對自己的意見,妖皇故意將事態說的非常嚴重。另一邊,下方的百位大臣即便再怎麼愚鈍,現在都已明白妖皇的意思,而且無一不為此動容。現在諸位大臣終於明白妖皇的意思,原來妖皇是想他們準備幾百萬大軍,隨時跟隨妖皇出征。隻是這種想法太過驚人,一直對神魔兩界爭鬥保持中立的大臣,一時間根本不能接受。
好在妖皇說的那些話,還是引起一番震動。那些大臣不能直接表達各自的意見,轉而又開始議論起來。
事實上,妖皇的分析非常有道理,雖然三界在很早以前簽下《誓書》,但誰都不能擔保魔界會一直遵守誓書上的規則。如果三界形勢即將發生變化,那麼妖界的確該想一些對策。所以,不管怎樣,很多大臣其實都要認真考慮妖皇的提議。
不過妖界從幾百萬年前傳下來的那種拒絕戰爭的本能意識,卻一直存在與每位大臣的心中,所以盡管妖皇都說到這個份上,但還是有不少大臣直接選擇不戰,隻有少部分人覺得應該出兵。當然即便他們不同意妖皇的意見,依舊不能怪他們,畢竟這是妖界的傳統思想。而且看過那麼多有關魔神二界的殘酷戰例,這些大臣們心裏還有一種出於對戰爭本能的畏懼。
現在形勢發生變化,三界的平衡不再像從前那樣穩固,所以不管出於什麼原因,妖皇本人一直都覺得保持主動最好。看著下方的大臣出現爭論,妖皇有些期待又有些厭惡,隻希望他們的討論能快點結束。
沒想到下方群臣一討論就是一刻鍾的時間,一刻鍾後,看著下麵大臣還在議論紛紛,妖皇心裏有些不耐煩。既然他們到現在都沒討論出個結果,妖皇知道他們十有八九不會因為自己的一席話,同意調集妖軍。想想他們平時過慣安逸生活,突然告訴他們要去征戰,他們肯定不會輕易同意。不過此次事關重大,即便他們不同意也不行。想想還得再加把火,讓這些大臣覺得妖界沒有退路,不得不選擇參戰,要不然妖界還真沒有出頭之日。於是,妖皇直接“吭”了一聲,隨即對下方大臣道:“諸位大臣,你們知道為什麼魔界想要攻打神界嗎?”
下方還在議論的大臣,忽然聽到妖皇開口,其中一個位高權重的大臣直接問道:“回稟妖皇陛下,微臣認為是因為魔界高層懼怕神界實力強大,所以出軍探探虛實。想來這一次大戰,隻是魔、神兩界的一場較量而已,並不會引發像界戰那樣的大戰。”
待這位大臣說完後,其他大臣跟著表達一些類似的看法。總而言之,這些大臣更願意接受這次大戰隻是魔、神兩界之間的戰爭,隻不過是一場單純的實力較量這種觀點。
麵對下方大臣的回複,妖皇沒覺得有多少意外,隻是心裏隱隱有些怒氣產生,當然表麵上依舊是一副平靜之色。妖皇何嚐不明白大臣們是什麼意思,在妖皇看來,他們無非是懼怕出兵。對於這些大臣會有這樣的畏懼,妖皇一點都不驚訝,隻是不免有些失望。原本臉上有些期待的神色漸漸消失,妖皇的神色變得嚴肅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