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暖通空調設計(一)(1 / 1)

第一節供暖設計

一、供暖設計熱負荷

供暖設計熱負荷組成

供暖設計熱負荷由圍護結構耗熱量(溫差傳熱量)加熱由門窗縫隙滲人室內冷空氣的耗熱量、加熱外門開啟冷空氣侵入房間的耗熱量以及機械排風耗熱量等組成。

二、散熱器分類

1.散熱器

供暖散熱器是供暖係統的末端裝置。它裝設於被供暖房間內,承擔著將熱媒攜帶的熱量以對流和輻射的方式傳遞給房間的空氣,以補償房間的耗熱,達到維持房間一定空氣溫度的目的。是達到供暖要求的建築設備之一。

2.散熱器分類

(1)依照散熱器本身材料及加工製造方法不同,可分成兩大類:金屬材料散熱器和非金屬材料散熱器。工程中常用的以金屬材料散熱器為主,主要有鑄鐵散熱器、鋼製散熱器和鋁製散熱器。

(2)依照散熱器結構不同,可分成兩大類:光麵散熱器和帶肋散熱器。光麵散熱器的所有表麵均處於一側熱媒一側空氣的直接傳熱狀態,壁麵溫度較高,傳熱係數較大,如柱型、不帶對流片的板型、組合管型等。帶肋散熱器即在散熱器的外表麵加肋,由於熱媒至肋片表麵的傳熱距離比光麵散熱器長,導熱熱阻增大,故肋片表麵溫度較低,散熱器傳熱係數也會下降,但由於後散熱麵積變大,使散熱量提高,如翼型、加裝背部對流片的板型、串片型、柱翼型等。

(3)依照散熱器表麵向空氣散熱的散熱方式的不同,可分成兩大類:輻射型和對流型。按照國際標準對於供暖散熱器類型的界定為:凡是以輻射和對流兩種方式複合散熱的散熱器,一律稱之為“輻射器”,而基本上以單一的對流方式散熱的散熱器,則稱之為“對流器”。依照這種劃分,在我國目前的各種散熱器型式中,除外麵帶罩,內部為散熱元件的對流散熱器外,其餘均屬輻射型散熱器。

三、散熱器選擇及布置

散熱器選擇及布置的一般要求

1.選擇散熱器時,應根據經濟、衛生及美觀上的要求,依照熱媒技術參數、建築物供暖要求,進行綜合考慮。

2.供暖熱媒為蒸汽時,不宜采用鋼製柱型、板型和扁管型等散熱器。采用鑄鐵散熱器也應與散熱器所能承受的壓力相適應。

3.住宅建築宜采用外形美觀、尺寸適中、易於清掃的散熱器。

4.熱水供暖係統采用鋼製散熱器時,應采取必要的防腐措施,要考慮葉片鬆動和積灰時影響散熱的因素。

5.散熱器宜明裝,一般安裝在外牆的窗台下,當安裝有困難時(如玻璃幕牆,落地窗等)也可安裝在內牆的一側,不影響散熱。

6.住宅建築樓梯間一般可不設置散熱器,高級住宅樓梯間設置散熱器時,應盡量布置在底層或下部幾層。

7.住宅建築也應注意散熱器外表防腐,像衛生間、盥洗室、廚房等濕度大的地方,最好采用鑄鐵散熱器。

8.由於鋼製和鋁製散熱器的外型尺寸可以改變,使散熱器不僅是一個散熱的建築設備,而且可以作為室內裝飾的一部分;散熱器明裝以輻射型好,暗裝對流型好。

9.散熱器一般采用銀粉漆作表麵塗料,這種塗料對散熱器的輻射散熱有一定的阻隔作用;采用非金屬塗料時,可使散熱量提高10%-15%,節約能耗,並且可以采用不同顏色與建築物室內裝飾相諧調,增加室內的美觀。散熱器不同表麵塗料的散熱效率。

四、散熱器安裝

散熱器安裝形式

1.鑄鐵散熱器有立地式安裝(有足)和壁掛式安裝兩種安裝形式。壁掛式安裝時其專用的托鉤(多用圓鋼鍛製),應埋於牆內;地麵上立地安裝時,為防散熱器擺動,在散熱器的上部接口處也應適當加設掛鉤。個別牆壁不允許埋設托鉤者,隻好另配專用支架。

2.鋼製及鋁製散熱器多為壁掛式安裝。由於重量較輕,其托鉤可以直埋牆內,或用膨脹螺栓固定托架。托架或托鉤一般均由散熱器生產廠配套供應。

3.散熱器托鉤的數量及安裝尺寸,隨散熱器品種而異,可按照產品樣本及施工驗收規範或國家或地區的供暖設備安裝標準圖進行。

散熱器下沿距地麵高度:有足的鑄鐵散熱器及其他散熱器按產品樣本所列的實際尺寸,一般為20-80mm;壁掛式安裝的散熱器,其下沿距地的高度一般為100-1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