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握手事小有學問(1 / 1)

握手是一種具體的禮儀形式,是雙方見麵時通過握住對方的手,以示親切和尊重的禮節行為。一般在握手時,距對方一步左右,右手肘部彎曲,四指並攏、拇指張開與對方之手相握,抬至與腰部同高,目視對方。握手時應堅定、有力、滿握,持續三至五秒鍾,可微動一至兩次後鬆開,禮畢。握手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伸手順序。就是說,誰先伸手,誰跟著握。先伸手的人應當是地位比較高的人。所以握手時我們應當記住四個字:尊者居前。比如男士和女士握手時,男士應當在女士伸手之後再伸手;上級和下級握手時,上級先伸手,下級後伸手;職務不同的人握手時,職位低的人應當在職位高的人伸手後,再伸手。主人跟客人握手時,情況就比較特殊,客人到來之時,主人應當先伸手,表示歡迎客人。而客人辭行握手時,一般是客人先伸手,主人隨即伸手。客人先伸手表示:我要走了,謝謝你了。這個時候主人不要猴急,應當稍緩片刻,再伸手,表示友誼。送別客人的時候主人如果先於客人伸手,就有要客人“趕快走”的意思,不友好。意思是說:你快走吧,我中午還有人約我吃龍蝦呢。所以握手時伸手要講究先後順序。

2.注意握手之時五不宜。①不宜用左手跟別人握手。我們知道,有的民族、有的宗教信徒,他們左右兩手是有分工的。很多國家、民族、宗教認為左手是不幹淨的。所以跟別人握手時,不能出左手,要伸右手,除非特殊情況。②握手時不宜戴墨鏡。夏天天氣熱,很多人喜歡戴著墨鏡。特別是年輕男女,愛酷,時不時戴著多種式樣的墨鏡,這是無可非議的。但要注意的是,跟高層次、有素養、多見識的人交往,與之握手時,一定不能戴著墨鏡。否則,你的行為是非常不禮貌的。除了握手之外,還有談話,打招呼等也是如此。眼睛是心靈的窗口,與人家交往戴著墨鏡,別人不能了解你的眼神,這是對別人一種輕視性的設防。哪怕你是在戶外夏日的陽光下,戴著墨鏡行走時,偶遇朋友要握手或打招呼,也應當先把墨鏡取下來,握手完後再戴上。③握手時一般不宜戴帽子。特別是男士。如果握手之前原本就戴著帽子,也要先將帽子摘下來,握手完後再戴上帽子。但如果是著製服配帽可另當別論。④握手時,一般不宜戴手套,隻有女士在社交場合戴著薄絲手套,跟男士握手時才可以不脫手套握手。其他情況下,不要戴手套跟人家握手。特別在正規的旅遊涉外交往場合,與人握手時,就是已經戴著手套也是要先脫手套,後握手。否則會有隔閡感和輕視對方之感。⑤異性之間一般不宜用雙手握對方的手。特別是男性人士不能熱情過度,越位違規。人家小姐以禮相待,先伸過一隻手來。你老兄雙手相迎,二龍搶珠,把別人的手包夾其中。更有甚者還要拍上二三下,口中念念有詞:“見到你真高興!幸會幸會!”長時間不鬆開。你是太高興了,別人可難受了。什麼叫失禮?什麼叫失態?這就是失禮,這就是失態,不可。

3.注意握手之時有忌諱。握手時,忌諱目光不正視對方,心不在焉;忌諱用力過猛,長時間緊握不放,影響對方與他人握手;忌諱握手後用手帕擦手;忌諱隻顧與一人握手,而忽視或冷淡其他人;忌諱伸出雙手同時與兩人握手,或與多人交叉握手;忌諱急不可待地上前與正在握手的人搶握。所有這些忌諱,作為旅遊涉外工作者,在與人見麵握手時都要注意,不能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