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章(1 / 1)

相傳世間應有一本奇古之書,記載著自蠻荒起始的奇聞趣事,各方布局以及遁甲得道之術。笑問稚童小兒,此書何處?垂枝遙指淵水之巔。

鬼間花氏一族族譜《花塵簿》,便是世人傳言的奇古之書。書中確有實紀,收錄著有關盤古開天之後的天地布局。關於此書的來源,各有各的說法,不過最為世人所接受的便是其下之言。

傳言盤古門下曾有一個名叫“花鳩”的弟子,善筆墨。盤古為將自己開天辟地的豐功偉績流傳於世,故而派遣花鳩同行,一道前往天地盡頭,隨之記錄。

按計劃應將天劃為九重,地劃為九重,可開天一事進行到一半時,盤古便心竭血枯而亡。天被劈成了三段三層,其間藏有未曾分開的幻空之境,也就是天地空白的地方,傳言不少蠻荒紀的上古神獸因恐天地崩塌,逃入空境之中困居。

至於幻空之境的入口,被詳細地記載在花鳩所撰的書中,世人並不知曉。

盤古的突然離世給花鳩帶來很大的打擊。他本就是一筆墨書生,見師傅早早駕鶴西去,害怕師門因此討伐自己,唯恐丟了性命,嚇得連夜逃往新僻的二段二層藏了起來,在淵水之巔躲了整整七日。

雖是汙濁之地,但花鳩一心想要自力更生獨立門戶,故而蟄居此地,並將這淵水之巔命名為“城烏”,意為子虛烏有之城,因其城圍四周霧氣極重,遙遙望去似有懸空幻境之感,故名曰城烏。

花鳩並不知盤古的離世,將徹底打亂天地局勢。原來盤古的門徒多為心術不正之人,如今庇護的大樹倒了,猢猻之輩必然散去,紛紛倒戈相向,意圖重新劃定自己的地位和領地。

由此分支出四個流派,分別為“仁”、“申”、“癸”、“莫”。四派日夜連戰,想要爭取更多的領地,以此鞏固自己的地位。

交戰三十年有餘,彼此的實力都被削弱。打到最後,四方首領不得不協商緩戰,昭告了停戰書。不過,這一停便是三年又三年,大家都厭倦了每天顧不上吃飯的戰爭,隻得按實力劃分領地。

“仁”派中大多是些老弱病殘者,實力最弱,三年裏以驚人的生育力和人數撐到現在,實屬不易。然而世人不常懷有仁者之心,更何況是些亡命徒,最後其他三派首領一致決定將惡臭肮髒的一段一層劃給他們。

由一段一層的“仁”派發展至今的人族,全然沒了初始的模樣,其中不乏媲美二段二層的人間仙境。

而“申”、“癸”、“莫”三派則演變成如今的神族、鬼族和魔族。三族共存於二段二層,至於其上的無我淨土卻不是他們可能踏足的地方,傳言上麵依舊住著古神,不是小偶偶能惹得起的大人物。

鬼族的一代首領是個目不識丁的粗人,他十分仰慕花鳩的才華,派人將他從城烏請到了領地,希望他能輔佐自己,成就一番大業。

誰知這一代首領命薄福淺,剛上任沒幾天就病逝了,眾人見沒了首領,心惶不已,遂執意將才子花鳩留了下來,並且任命他為二代首領。

這花鳩本無心於此,可是這舞文弄墨之人就是柔腸子,優柔寡斷,沒個主意。最後隻得心不甘情不願的當了二代首領,隨即他便遷都城烏,將鬼族的都城搬到了淵水之巔的城烏。

神族同鬼魔二族僅一水相隔,名曰“浮圖”,河岸上遊有一座山,是盤古開天時遺下的碎石砌成,載為“枯勿”,浮圖河穿山而淌,巡山滿野卻不見其源。

天地本為一體,故而每段每層之間必有所牽連,一段一層與二段二層之間的連接則是終年積雪的“不周山”,山中寒凍,常人難以承受,因而鮮有人能由此去往三族盤踞之地。這也使得人族徹底被束縛在一段一層,不得逾距。

二段二層與無我淨土之間則是說不清道不明的空白境地,傳說與三段三層有關的事都被秘密記錄到書中,除了花氏一族的人,沒人知道其上是何種境況。

這是世人傳言的故事,是否與《花塵簿》中的記載一致,無從得知。

滄海為水,桑田亦可為。

四族相安無事地共存萬千年,蠢蠢欲動的野心在無數個漫長的黑夜裏此消彼長,一場更為驚心動魄的風雨已在萬尺高空上悄然醞釀。

關於他們深處的野蠻記憶是否就此蘇醒,一場曆經千年的愛與恨、情與仇的糾葛,千年後又將如何悲情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