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形式、背景(看文前先看這(1 / 3)

後麵的文章裏麵,對大陸的整體背景不在重點描寫。

-驚鴻世界原來有驚鴻東大陸和驚鴻西大陸隔海相望,經過數十萬年的歲月,在萬年前,兩片大陸終於連接在了一起。

當時西大陸經過漫長的歲月發展,分分合合,終於由兩個強者分別建立了普羅帝國和卡寧帝國,經過幾年的養精蓄銳,兩國準備進行最後一戰,突然大地發生劇烈的碰撞,還沒有開戰,就因為大地震使得兩片大陸傷亡慘重,普羅與卡寧的國君也不明所以,隻好休戰(總之,就是最後沒有打起來。)。

東大陸地域遼闊,與西大陸不同的是整個大陸就隻有浩星帝國一個國家,周邊雖有一些小的附屬國,但都附庸與浩星帝國。(就是說西大陸正處於分的時候,而東大陸處於合的時候)

大陸碰撞損失慘重,更是將東西方大陸文化的差異體現的淋漓盡致。在大地震、大海嘯等自然災害過後,整片驚鴻大陸迎來了整整百年的大戰,三國的統治者都想要占領另外的兩國,起先普羅與卡寧還各自為政,可是很快發現浩星的強大,單是他們一國不足以對抗,便演化成了東西方大戰,經過百年的時間,驚鴻大陸的人類陷入瀕臨滅絕的危機。這場百年大戰,參戰的不僅僅是人類,精靈、矮人、獸人等亞人類種族、和許多的高級魔獸、凶獸,都參加了戰爭。(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其實當年,眾神也參戰了,而知道的都是各國的高層)大陸各處都是,魔法、鬥氣、真氣橫流,到處可見人、獸在天空飛行。最後三國達成停戰協議,三國的領土便是戰後簽訂協議時,三國所占有的領土,其餘土地分於當時附庸於三國的八大王國。今後每百年舉行一次三國領土爭霸賽,第一名取第二名5座城市,第二名取第三名3座城市三國之間不可開戰,違約者,其餘所有國家可攻之。(當時浩星國最大,普羅國次之,卡寧國最小。共有八大王國,後來王國與王國之間頻頻發生戰爭,各分土地,現在驚鴻大陸有五大王國,三大帝國不能開戰,但是王國是可以的。)

驚鴻大陸現共有三大帝國、五大王國,分別是:普羅低帝國、卡寧帝國、浩星帝國、迪蘭王國、光明王國、蘭斯王國、坤王國、君王國。

三大帝國,浩星位於東大陸,麵積為三大帝國之最,但文風頗重,兵力不強;普羅位於西大陸,與魔獸山脈以東,魔獸山脈為大陸四大險地之一,其中魔獸縱橫,幸好,強大的高級魔獸他們的領地都在山脈內部,他們並不會輕易離開自己的領地,而山脈外圍都是一些低級魔獸,沒有太大的殺傷力,可供人狩獵,但是普羅帝國還是派了重兵把守山脈外圍,以防止魔獸攻城,故而,縱使普羅的兵力是三大帝國之最,卻也無法分身他顧,隻可死守著魔獸山脈,一但山脈中魔獸暴動,普羅帝國將被魔獸淹沒,生靈塗炭,國家也就完了;卡寧帝國位於東西大陸交界處,正好夾在浩星與普羅中間,兵力比齜弱的浩星,以及必須分出大部分兵力把守魔獸山脈的普羅都要強,但是由於位於兩大帝國之間,卻不敢輕舉妄動,兩方出戰,他還沒有這個本事,故三大帝國幾千年來一直保持著這樣微妙的關係相處著,倒也相安無事。

五大王國中如今也保持著一種微妙的平衡,五大王國以光明為最,他的兵力並不如何強大,但是他有著一個強大到恐怖的組織,“光明教廷”,它是西大陸所有人族的信仰,就是東大陸也有一定的信徒,光明教廷在西大陸的地位,猶在帝國皇室之上,兩大帝國的皇族見了教皇也要行禮,教皇地位與兩大帝國的皇帝平等,光明王國是由光明教廷在幕後操縱的,而且武力強悍,光明王國依附於兵力強大的普羅帝國之下;迪蘭王國和蘭斯王國乃是商業王國,其中的四大家族據稱皆是富可敵國,他們雖不像光明教廷在幕後操控王國,但是四大家族在迪蘭、蘭斯兩大王國之內的地位皆可與皇室持平,且有自己的私家軍隊,這兩大王國依附於卡寧,故卡寧也有商業帝國之說;最後坤王國與君王國皆依附於浩星,卻不似浩星重文輕武,相反這兩國都有自己的特殊軍隊,坤國以武力為主,每一位軍士進入軍隊後都要受到嚴格的訓練,每一位小隊長必須達到綠級才可勝任,這可是各大門派的入門要求,而每一個小隊長手下最多也就十人而已,這條件夠苛刻的。君國以研製法寶武器為主,他們的軍士實力並不高,但是每一個普通軍士,都有一身橙級裝備以及黃級武器,那高級軍官就更不用說了,全身的裝備可以彌補其實力的不足,這兩大王國倒也可以互補,且讓人驚訝的是君王國乃是女子為王,在君國中,女子地位更甚男子,這是驚鴻大陸這男子為尊的世界中一個特殊的存在。且據說,坤、君兩國的開國君主乃是浩星帝國當時皇帝的家臣,故而坤、君兩國立國至今就一直是浩星的附屬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