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彩麼?也許在那位青年看來,自己的行為是最光彩不過了。然而,他隻是充當了生活中的一個小醜,成為人們的笑料。這種人之所以授人以笑柄,是因為他們附庸風雅。這類附庸風雅者還不乏其人。
隨著對外開放政策的實行,一些人千方百計尋源覓根或伺機出國“鍍點金”,想方設法與“僑”字“洋”字拉上關係,尋些“談資”在人前炫耀:“人家外國……”卻忘記了炎黃子孫的責任,成為被人譏笑的“附庸洋人”者。
愛美是人的天性,有的青年模仿電影明星的裝束,去博得別人的青睞。這種“附庸明星”者,把日常生活當做演戲,以穿得怪兮兮的為美,隻會招來人們的側目而視。
還有一些人,時時感歎“懷才不遇”,發起牢騷來滔滔不絕,自以為了不起,卻不肯踏踏實實地做點事,結果一無所成。這種“附庸時髦”的空談,隻能讓人感到空虛和淺薄。
人,應該是實實在在的,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理想。附庸種種“風雅”而嘩眾取寵,隻能被人恥笑。
附庸風雅者,戒!
1. 開頭用介紹漫畫內容的形式入題,很新穎,而且也很吸引人!
2. 以漫畫中的青年為批駁的靶子,再展開論述,這樣處理真不錯,很有條理!
3. 最後總結得好,讓讀後的人明白了一個道理,也引人深思啊!
人類還有明天嗎
重慶 溫鵬
在茫茫的宇宙中,漂浮著一顆晶瑩透亮、充滿蓬勃生機的星球,上麵白、綠、藍、黃縱橫交錯,周圍還裹著一層淺藍色的“紗衣”。它,就是我們居住的地球。
地球是生命的搖籃,有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早在36億年前,地球就以博愛的胸懷,哺育出世界上最早的生命。距今200萬年前,自從人類的祖先誕生後,地球就更像一位和藹可親的母親,用自己甘甜的“乳汁”和無私的奉獻精心地哺育著人類。漫長的歲月過去了,人類漸漸進化、成熟、聰明,發展到今天,已成為大自然的征服者和主宰者。這時,人類便開始忘記了“母親”的哺育之恩,忘記了大自然是地球無償地提供給自己的寶貴生存空間,開始大量地掠奪自然資源、破壞自然環境:森林遭到濫伐,河流受到汙染,空氣彌漫粉塵,城市充滿噪音,珍禽慘遭獵殺,連地球的保護牆——臭氧層也遭到破壞。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覺已經做了許多對不起地球,對不起大自然,對不起各種動植物,也對不起人類自己的事。例如,我們每天炒菜洗鍋產生的大量廢棄食用油,通過下水道流入河流後,魚兒會因透不過氣來而窒息死亡。而要洗淨500毫升食用油,足足需要10萬公升水。最為嚴重的是,如果水源受到化工、農藥等工業廢水的嚴重汙染,人類飲用後也會遭到魚兒一樣的厄運!而現在的實際情況是,日益嚴重的水汙染、空氣汙染、環境汙染、噪音汙染正在破壞著所有動植物的生存空間,也正在摧殘著人類的健康和幸福。
除此之外,溫室效應也時時威脅著人類的生存。石油、煤炭等在燃燒過程中,會產生出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濃度增多,地球氣溫便會升高。如果全球氣溫整體升高2攝氏度,北極與南極的大麵積冰山就會整體融化,沿海的不少陸地將會被海水吞沒,人類的生存空間將變得非常狹小。再有,一種已被人類廣泛應用的“碳氟化合氣體”還會破壞臭氧層。臭氧層是地球的保護神。它保護地球避免強烈的太陽紫外線的直射。可是臭氧層一旦遭到破壞,紫外線便會直接照射到地球上。人如果長期受到較強紫外線的照射,便會引起包括可怕的皮膚癌在內的多種皮膚病。據科學家預測,如不迅速采取緊急措施加以防範,到2075年,因皮膚癌死亡的人數,單在美國,估計就將會達到4千萬!
再者,就是綠色植被遭到大量破壞。大家都知道,人是呼吸氧氣的。而氧氣,是包括樹木在內的各種綠色植物製造出來的,是人類生存必需的物質。近年來,人類大量砍伐樹木,造成嚴重的生態破壞和水土流失。現在,全球不少地區水災頻繁、環境惡化、沙塵暴肆虐、大量的綠洲和耕地沙漠化,就是自然對人類破壞生態的一種報複。製造氧氣的綠色植被以驚人的速度銳減,汙染空氣的生活垃圾卻正在以令人難以想像的勢頭猛增。據統計,像日本這樣一個小小的島國,人們每天生活中產生的垃圾,便可以填滿120個人民大會堂。
在現代工業飛速發展、各種汙染日益加劇的今天,麵對環境惡化這個世界性難題,我們不禁要問:如果對環境保護再熟視無睹,人類還有明天嗎?
1. 標題擬得好,很有警醒力,能引起人們的注意。
2. 先介紹了地球對人類的重要性,接著曆數人類對地球的種種破壞,然後論述人類的破壞對地球的影響,條理清楚,論述有力,給人類敲響了警鍾。
3. 運用了很多的事例和數據加強自己的論述力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由“怪物來了”想起……
陝西 肖高奚
有一個英俊的美男子,來到一個醜人國。醜人們高喊:“怪物來了!”於是追他,打他,扯他的頭發,往他身上潑墨,直到他與他們一樣醜了,才罷休……
我從這個故事裏,得出這樣的結論:社會最大的敵人就是世俗守舊的巨浪。
走在世界前麵的布魯諾,殉身在鮮花廣場,沒有人為一個“瘋子”的死歎息。當伽利略的兩個鐵球同時落地時,有人驚呼:“他這是在施魔法,欺騙上帝。”在那令人寒心的長長名單上,羅列著這樣一些被吞沒的名字:玻爾、培根、普朗克、譚嗣同……我深深地感到了巨浪之可怕。
作為一粒水分子,被巨浪吞沒掉,大抵是非常容易的吧。於是,我們的祖先留下了“眾口鑠金”這慘痛的遺訓。要走在前麵,需要非凡的眼光和膽量,而人雲亦雲,則是極容易的。在痛惜、憤慨前人的愚蠢之後,我們往往在無形中又去吞沒另一個人,再給後人留下罵柄,這大概正是總有人被吞沒的原因吧。
然而,在悲涼之餘,我想起這樣幾幕:“瘋子”為人類盜來最初的火,從此“茹毛飲血”的曆史結束了;“瘋子”用風箏引來了“天火”,從此,人們不再懼怕空中的閃電;“瘋子”帶著一身火跑出實驗室,從此,山石在人們麵前聞風喪膽……這使我開始蔑視那世俗、守舊的巨浪。
我不希望這些“瘋子”被巨浪吞沒,有許多人盡管也這樣想,自己卻也卷進了這個巨浪,這就是真正的悲劇。要結束這樣的悲劇,就需要有敏銳的目光、科學的態度和善良的心地。
我想,總有那麼一天,這股守舊的巨浪,將被革新的狂濤淹沒。總有那麼一天,將會有大批的弄潮兒湧現。
1. 標題很有新意。
2. 開頭敘述了一個故事,再從故事中總結感想,提出自己的論點,處理得很巧妙哦!
3. 用事實論據和理論論據相結合的方式展開論述,並且在其中運用了排比句,加強了語言的氣勢,使得論證充分、有力。
4. 思路很清晰,有條不紊呢!
人生隨想
我想在生活中“飛翔”
湖北 彭靈靈
每個人都有願望,我長大想當作家。
可是,我覺得我是學習的奴隸,是為爸爸、媽媽而學習。我從來都沒有體會過學習的快樂,覺得活著一點兒也不是享受,而是受罪。小孩子的天性是玩,要在玩中學到些知識。但是當能玩出學問的時候,父母偏偏不讓玩,當想看會兒書時,又逼我出去玩;要睡時,不能睡,不困時,又不得不躺下。唉!好像父母總想和我作對。有時,他們在工作中、生活上有了煩心的事,還常常遷怒到我身上,我成了他們的出氣筒……
其實,我也知道爸爸、媽媽是為我好,隻不過那望女成鳳的心情太急切了。
爸爸、媽媽,女兒想告訴你們:每當我看見別人的父母帶小孩出去玩時,我不知有多麼羨慕。雖然在物質條件上,你們不讓我感到自卑,但聽說別的小孩子雙休日去什麼古琴台、歸元寺……我對此卻一概不知,心裏就很難過。上課的時候,老師講到這些內容,別的同學興高采烈、滔滔不絕,而我卻隻能默默地聽著,我的手已經沒有資格舉起來了,直低著頭,恨不得鑽到地縫裏去。那時我感到無比的羨慕和莫大的委屈。
爸爸、媽媽,女兒覺得活著好累啊!讓這個“五一”期間都沒出過門的我出去玩一玩吧!
爸爸,讓我在快樂中學習吧!媽媽,讓我這隻小鳥出籠吧,自由自在地飛翔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
1. 通過對自己學習和生活中的煩惱的敘述,表達了自己渴望父母能給自己自由空間的強烈願望,引人思考!
2. 情感強烈,采用第二人稱來寫,很能打動大家的心!
蘋果·朋友·思想
人與人之間,除了幫助,還有什麼?
英國作家肖伯納有這樣一句話:“你我是朋友,各拿一個蘋果彼此交換,交換後仍然各是一個蘋果;倘若你有一種思想,我也有一種思想,而朋友交流思想,那麼我們每個人都有兩種思想。”看了這句話,我想了很多很多。
思想,每個人都有,我想就是那弱智的、冷酷無情的人都應該有思想。我們不管他的思想是否道德,是否正直,有思想就有希望。
倘若達·芬奇的名作《最後的晚餐》裏的耶穌沒被猶太人出賣,那麼,達·芬奇該如何去刻畫那在場人物的表情、神態?因此,我敢說每一幅名畫的背後有一種共同的思想——即繪畫者與觀賞者的一種思想交流。雖然觀賞者可能看不見作者,但通過他的畫他們就會產生共鳴——一種共同的思想、共同的感覺。
在我稚嫩的理解裏,人們獲得思想,一般要通過兩種途徑:一種是你自己的獨立思考,另一種,毫無疑問是你與別人交流時不知不覺產生的思考。
如果我是你、你是我,彼此了解對方,請你牽著我的手。久而久之,共同的語言、共同的思想就會像鏈條般牽引著你我走向理想、走向未來……
隨著現代科技的高速發展,我們還可以通過另一種方式來同朋友進行思想交流,那就是——上網。或許你會問:“兩個人相隔幾千裏,能了解對方,吸收對方的思想嗎?”事實就是這麼奇妙,隻要你不斷地按動鍵盤上那些有趣的字母,別說幾千裏,就是幾萬裏也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