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時代陰影下的獨白
丹橋
這些年,我一直偏安於城市一隅,盡量遠離所謂精英讀物,過一種簡樸的生活。偶爾也會幫助小女解讀課本上的古詩,可是往往經我一講,小女星眸便頓生迷茫,她眼中那麼美的詩,卻被我弄得麵目全非,我知道我離詩意愈來愈遠。
若不是光寒的提醒,我已忘記我先前是設立過電子郵箱的,錯過在第一時間閱讀光寒詩稿,不免內疚,我隻能把詩稿一一打印出來,細細品味,以示一種尊重。牛年歲末,讀完光寒詩稿,夜空裏便開始彌漫祝福年味,那花開花落般的煙火,讓我感到人間的溫情和人類的無助,或許在詩人光寒眼裏則是悲涼的浮華,我似乎離詩意愈來愈近,就在詩稿的空處,寫下對光寒作品的感覺要要時代陰影下的獨白。
對於我們身處的時代,各有各的判斷,你可以說它是繁華盛世,亦可以說它是浮華危世,若是從文學角度來看,我們這個時代是物質統治人的時代,資本這座巍然聳立的金字塔已把人類精神家園擠壓到沙漠地帶,並且投下沉重的陰影。陰影裏最活躍的無非是木偶化的權力堯真理般的謊言和惡之花朵,於是一群適合時宜的詩人們,主動低下高貴的頭顱,放棄尋找荒漠甘泉的努力,臣服於金字塔腳下,為陰影製造金色外衣。這讓為詩歌尊嚴而生堯為卑微生命而歌的光寒陷入絕望,仿佛除了絕望也就一無所有了。問題是絕望何嚐不是投向時代陰影的匕首,何嚐不是照亮暗夜的星光,置死地而後生這或許是光寒詩歌意義所在。
光寒天生就是一個詩人,世事滄桑,人心叵測,並沒有使他的目光混濁,他的目光是朝向未來的,而對現實的領悟,更多的是一種直覺。這種直覺自然拓展了他的精神空間甚至心事浩茫連廣宇了,這讓他的內心風景裏充滿疾風暴雨。他呼喚要要請你走過來吧/懷著聖潔和永恒的希冀走過來/讓我在泉湧般的淚水中迎接你/在目光秋雨和音樂中相擁。他呐喊要要蒼天在上/請讓我荒蕪的心壁上那株衰草活下來吧/請接受我在那肮髒的膿血中生出的傷痕累累的思想吧。他在哀歎要要我覺得我清貧如洗/我覺得我脆弱如瓷。他在嚎叫要要繆斯啊浴你何時才會降一場大暴雨/清洗詩歌的靈魂和血液/讓我的孩子看到美麗的詩歌。閱讀光寒的作品,實際上是需要一種勇氣的,那洶湧澎湃的愛之大潮,讓人透不過氣來,你會覺得那是什麼潮水,其實全部是悲涼的火焰。
作為閱讀者,我不得不問個為什麼,我發覺答案還得從光寒的目光裏尋找,我說過光寒的目光是朝向未來的,他似乎窺視到未來之謎,這個謎給光寒帶來無邊的恐懼,他隻能用愛的絕望和絕望的愛來抗爭。他說要要荒蕪終於生成了/便如癌細胞/不可遏止/生命之水/定會像乍得湖幹涸一樣/被心靈的荒蕪/消滅曰很多很多年後,我才明白/曾經讓我那麼欣喜的陽光/卻使血痂累累的憂傷如小河水一樣流淌/荒塚中一石斑駁誄文般的寂寥空蕩。這些詩句皆是明白結局後的虛無,但說出,就是顯示一種抗爭力量。
光寒詩歌的風格,既有後現代貴族式的孤獨堯焦慮和優雅的一麵,又有底層敘述的卑微堯苦難堯粗獷的一麵,確切地說是小提琴和二胡的交響。光寒早期詩作相當唯美,語言裏散發著古典的光芒。近期作品在底層敘述上,已返樸歸真,單刀直入。其中葉我為何又餓了曳讓人回味,這說明光寒在注視未來的同時,並沒有逃避對現實存在領悟,對社會底層重新發現。光寒的詩歌,凜冽,厚重,精煉。如同深邃海洋,激蕩澎湃。在作者用靈魂用生命精華的凝結竭力呐喊時,你是否感到了心靈的顫動呢鑰我,在這冷酷的文字裏幸福得戰栗。在時代陰影下,詩人可以紛紛失蹤,但是詩歌這輪明月不會空掛。詩讓光寒找到堅守的力量,也給他帶來熱淚寒光。
2010年2月26日
流連顧盼的眼神
流連顧盼的眼神從十八歲
從彎月形雙眼皮
從桂園核似的瞳仁
射出
或許不再有野哥哥冶的昵稱
或許不再幼稚淘氣嬉戲和嬌嗔
懷著重重的依戀和迷朦的憧憬
跨入青春之門
從此耶穌的十字架將在你
脆嫩的心靈烙上傷痕
從此伊甸園的禁果將使你步入
苦難幸福的深淵
望著麵前這個值得慶祝的日子
請讓我鉤住你的小指起誓院
願你芳齡永駐
願你永遠這般樸實純真
願你的小舟在生活的浪濤中
一帆風順
為秀兒十八歲生日而寫
1989年7月10日10院03於東錢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