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1 / 2)

自陰麗華與劉秀進行談心之後,興許是有了陰麗華陪伴或者因為她的悉心照料,劉秀漸漸的好了起來。等到病好以後,劉秀召見陰興,打算讓他接替吳漢擔任大司馬。陰興叩頭,流著眼淚,堅決推辭。他說:“微臣不敢愛惜自己的生命,實在是擔心有損於陛下之聖德,故而不能隨便冒充。”誠意發自內心,劉秀隻好再一次依從了他的辭讓。

前太子太傅張湛,自從郭皇後被廢之後,便稱病不再上朝。劉秀勉強他上朝,要任命他當司徒。張湛說自己病得很重,不能再擔任朝廷官員,堅決推辭。於是劉秀把他免職。

太子劉莊一直對張湛很是欣賞,聞聽了此訊,心裏甚是失落,他不解的問陰麗華:“為何太傅執意如此?難道是兒臣不好嗎?”張湛的才能與忠心是毋庸置疑的,在劉強還是太子的時候,張湛即便是有病亦不曾告假,更別說辭去,如今張湛分明是執意要離去,怎能不讓劉陽受打擊。

陰麗華看著一臉失落,眼裏還隱含著沮喪、不安,心裏頓時憐惜不已。她對劉莊說:“你怎麼不想,興許他是覺得你太好了,並不需要他,故而他才離去?”

劉陽疑惑的看向自己的母後,問:“會是如此嗎?”

陰麗華溫柔的笑了笑,道:“萬事皆有可能。莊兒,你能從這事上反思自己,其實並沒有錯。隻是,母後很好奇,經過反思,你可曾有發現自己有何不足之處?”

劉陽沒有猶豫,認真的回道:“處事尚不夠果斷,識人之明亦有欠缺。其實,兒臣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

“人貴有自知之明,知而不足而改之,是為智。每個人不管在任何時候都是需要學習的,不止你,就連母後也是如此,故無需妄自菲薄。你很好,然這並不能讓所有人都喜歡你,故而我們無需太在意,有人喜自是好的,有人不喜亦非壞事,至少能讓我們予以反思,卻不必矯枉過正。你可明白?”在陰麗華看來,雖然世俗的眼光雖然重要,但是她卻認為不必視它如金科玉律,故而也不必過於迎合世俗的眼光,她希望自己的兒子將來能夠不管何時都保持著這樣的一份認知,這樣的一份清醒去做人,去執政。

劉陽聽後,陷入了沉思。良久,他方抬首對陰麗華說:“母後,兒臣明白了。”隻是終究有些失落,畢竟誰會樂意別人不喜歡自己呢。不過,在他看來,陰麗華的話又確實很有道理,心裏也釋然了不少。

劉秀與陰麗華重修舊好,真是有人歡喜有人悲。當劉輔告訴幽居於北宮的郭聖通這個消息的時候,郭聖通頓時變了臉,前一刻還是晴空萬裏,如今卻是暴風雨欲來。

站在一旁的劉輔看了,心裏不禁打了個顫,這些年他最害怕的就是看到這樣的郭聖通,這與他兒時那個溫柔慈祥的形象截然不同,陰沉,猙獰的臉色讓他不然而然的感到有些懼怕,是的,懼怕,他害怕下一秒自己的母後成了一個瘋子,誰都會傷害的瘋子,又變回兩年以前的模樣。

郭聖通並沒有發作,她隻是沉聲的質問自己的兒子:“為何無所為?”

劉輔連忙回道:“昔日的那些郭家人,今日早已變成了陰家人,兒臣可謂孤立無援,怎能有所而為?”別說有作為,如今他倒是誠惶誠恐的,當初他曾經那麼傷害了陰麗華,自以為害死了劉衡,他的父皇雖然已經狠狠的懲罰了他,讓他深深的為之懼怕著,然他還是擔心陰麗華不放過他,要報複他,畢竟那可是殺子之仇,他每日都活得忐忑,提心吊膽。故而,即便是能有所作為,他亦是沒有那個膽量,他怕自己一動便陷於萬劫不複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