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過午膳,郭聖通戀戀不舍地送走了劉輔,雖然劉輔再三承諾往後會和劉強、劉禮劉等一起常來看她,但她還是不舍,深怕劉輔失言,她很難再見劉輔一麵。
劉輔最終自然還是走了。
一旁的丁嬤嬤看著郭聖通目送劉輔離開,即使劉輔消失在視野裏,仍未舍得收回目光,心裏不免再一次深深地歎息,但為了寬慰郭聖通,她說:“王後,依老奴看,二王子定言而有信,指不定明日就會和太子他們來看你,隻要你好好的,他們定然看得到,與你和好如初自不是難事。”
郭聖通覺得丁嬤嬤所言言之有理,不禁微微點頭,如今的她對自己之前的作為真是後悔莫及。她緩緩走回自己的座位上坐下,臉上露出茫然,她問丁嬤嬤:“嬤嬤,你說本宮該不該從國舅所言?”
就在昨日,郭況讓人轉告郭聖通――有人將溫爾蘭、玉言與燕秋奕等人的證詞眷寫了一份給他,也許這些證詞將會被眷寫很多流傳到民間,如此一來,非但郭聖通身敗名裂,有被廢黜之危機,就連郭氏一族與她所出的兒女都會收到波及。郭況曾想過將溫爾蘭、玉言與燕秋奕等人滅口,可惜如今後宮有陰麗華把持著,他根本無機可乘,如今無論是郭聖通還是郭氏一族,都隻有任人魚肉的份,除非他們搶在敵人前麵取得先機,那就是主動讓位。在郭況看來,這些事劉秀其實是知情的,隱而不發無非是看在昔日的情分與劉強的麵上,若一旦公告天下,他必定公正處置,屆時他們便是絕對的劣勢。
丁嬤嬤聽了郭況的分析與建議,深思之後其實也覺得,對於這時的郭聖通來說,主動讓賢是明智之舉。這個道理她能想明白,郭聖通又有什麼想不明白的呢?不過是終究不甘心罷了。於是,她對郭聖通說:“王後,終究是時不待我,一旦錯失良機,追悔莫及。如今看來,長秋宮那位是誌在必得,王後又何必徒勞掙紮,終不落好。王後縱使不顧念自己,亦要顧念太子、二王子與郭氏一族。”
丁嬤嬤的話讓郭聖通終於下定了決心,雖然她依然不情願,但她隻能這樣的選擇。於是,她讓人備好筆墨,繼而揮筆斟酌將自己這些年犯下的錯陳列出來,最後在奏疏上自辭後位。
劉秀看到郭聖通陳罪辭位的奏疏,感到十分震驚,正如郭況所料,許多事他心裏都明白,沒有深入追究郭聖通的罪責不過是看在與郭聖通昔日的情分與劉強等人的麵上,他當日不追究,今日更不會,可郭聖通為何突然這般反常呢?他百思不解,前有劉強自辭儲君之位,後有郭聖通自辭後位,這讓劉秀不得不懷疑這裏麵有陰麗華的手筆,直到這一刻,他才意識到劉衡的死對於陰麗華來說,心裏其實並不是真的像麵上那麼平靜地接受,隻是這儲君之位,這後位到底是陰麗華出於內心的仇恨還是野心,劉秀並不能確定。劉秀自然是不會去問陰麗華,因此郭聖通的奏疏他選擇隱而不宣。
陰麗華對於郭聖通的奏疏也是知道的,而劉秀的反應在她預料之中,她對此隻是莞爾一笑,隨即淡然地對柳嬤嬤吩咐說:“讓人傳話給郭國舅,若無表示,後果自負。”
柳嬤嬤領命而去,將陰麗華的話很快便傳給了郭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