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麗華和劉秀看著,不禁莞爾。
陰麗華笑了笑,忽然記起劉秀所言,想了想,對劉秀說:“文叔在此處與妾一道用膳,隻怕不妥。”
劉秀卻不以為然道:“無需顧慮太多,有我在。”
陰麗華微微勾起嘴角,不語。
劉秀在床榻旁的凳子上坐下,他問:“感覺如何?”
“尚可。”陰麗華這會想起了自己昨夜的經曆,憂心忡忡地對劉秀說:“雖然不知是誰欲奪妾性命,暗幸妾逃過此劫,亦萬幸是妾承難。王兒與百姓可無妾,然萬萬不可無文叔。歹人如此膽大妄為,文叔往後須得多加提防。”
劉秀見陰麗華醒來跟他說的第一件事不是追究元凶,而是叮囑他以此為鑒,他心裏又豈會不感動,隻見他鄭重地對陰麗華點了點頭。
就這麼一會兒功夫,劉秀的晚膳來了。兩人靜靜地用起晚膳。晚膳後,兩人又靜靜相處了半個時辰,劉秀方會東宮歇息。
翌日,陰麗華聽了柳嬤嬤所稟,一笑置之,再也不曾提起,安心靜養。
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十一月,臧宮進兵鹹門。
這時,公孫述查看卜書,書上雲:“虜死城下。”公孫述大喜,認為漢軍當應此兆,即使延岑擊臧宮,自率數萬人,大開城門,出擊吳漢。兩路兵馬齊發,並攻漢軍。
延岑拚命死鬥,三合三勝。
這一日,吳漢藏突騎精銳在陣內,故意引誘公孫述進攻。從清晨戰到午時,軍士不能用食,雙方都已饑餓疲憊。吳漢見時機已成,當即下令護軍高午、唐邯,率數萬突騎精銳出擊。突騎精銳凶猛無比,鋪天蓋地殺入陣中。蜀兵頓時大亂,調頭狂奔。高午橫槊急進,一舉刺中公孫述。公孫述當下便摔於馬下,左右拚死相救,扶入車中,逃回城內,然而公孫述傷勢過重,當夜便死去。
延岑見大勢已去,孤軍難撐,遂舉城歸降吳漢。
吳漢進入蜀城,斬公孫述首級詣洛陽,盡滅公孫氏族,又殺了延岑,縱兵大掠,並放起了大火。
蜀郡太守張堪火速將情況向洛陽的劉秀報告。
陰麗華是最先看到張堪的奏疏,她先是一喜,繼而笑意又漸漸地消失,默默將奏疏放置好。
待劉秀覽及張堪奏疏,得知公孫述已滅,非常高興,繼聞知吳漢入城屠掠,怒不可遏,當即下詔嚴辭痛斥吳漢,言其驍勇善戰,治軍卻遠遠不及已故征南大將軍岑彭,既尊之又為何不效之。接著又專門下詔申飭漢軍副將、威武將軍劉尚曰:城降三日,吏人從服,孩兒老母,計以萬數,一旦放兵縱火,聞之可為酸鼻!尚宗室子孫,嚐更吏職,何忍行此?仰視天,俯視地,觀放麑鹿,二者孰行?良失斬將吊人議也!
接連寫完兩道詔書,劉秀憂慮重重地對陰麗華說:“隻願尚未釀成大禍。”
陰麗華寬慰劉秀說:“蜀地初平,隻怕未有餘力,一切為時未晚。”話雖然這麼說,但陰麗華心裏其實也不敢斷定,畢竟若惹起眾怒,事不可料。
劉秀聽了陰麗華的話,心裏的憂慮稍稍淡化。
劉秀的詔書快馬加鞭傳至蜀地。人命至重,民事為大,寬懷政治,溢於言外,吳漢、劉尚看後,悔之不及,速嚴治軍伍,上書請罪。
後來,劉秀鑒於吳漢、劉秀平蜀的大功勞,將功補過,對吳漢、劉尚沒有給予任何處罰,隻是詔令吳漢、劉尚將公孫述的人頭速送洛陽,昭示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