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2 / 2)

木荷卻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美人且再忍忍。”

朱美人深深歎了一口氣,倒也沒說什麼。

木荷在心裏暗暗歎息時忽然想起前日裏與她同鄉的一個醫女所言,她遲疑再三,最後還是在朱美人耳邊低語起來。

隻見朱美人聽著,眼裏漸漸重現神采,聽完之後,想了想,有些驚疑不定地問道:“確定如此可行?”

木荷對朱美人點了點頭,說:“素日她行事比奴婢謹慎周全,若不然,亦不會跟奴婢說此事,轉經美人稟知王後,還不是見美人往日不引人注目。”

朱美人聽來,微微頷首,須臾蹙眉道:“隻是眼下王後尚冷落於我,我這時若貿然說此事,可妥當?”

木荷不加思索地回道:“此時正是適合。如此正可向王後表明美人忠心不二,興許王後便因此而不再冷落美人,至於用不用此計自由王後裁奪。”

朱美人聽後,甚覺有理。於是,在翌日請安之時,特意請求留下,私下向郭聖通進獻良策。

郭聖通聽後,卻嚴詞拒絕了,不過對朱美人倒是不再冷落。

建武十年十二月(公元34年),陰麗華聞知鄧禹妻子生了一對孿生姐妹,加上區涵湘所出的五個兒子,亦算得是是兒女雙全了。陰麗華當時失神了片刻之後,摩挲著自己隆起的腹部,嫣然一笑。

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春二月,劉秀悉發兩路漢軍,一路由中郎將來歙統率,兵六萬,馬匹五千,與征南大將軍岑彭會合於荊門,從長江入蜀。一路由中郎將來歙統率,從天水進攻河池,由北麵入蜀,以形成南北並進、水陸齊擊之勢。

之前,吳漢、岑彭曾率兵圍攻敗退西城的隗囂,相持幾個月,由於公孫述救兵的援助,敗歸長安。而公孫述乘漢兵與隗囂交戰、岑彭又不在夷陵地區之際,遣將占據了長江天險的荊門、虎牙兩山,並在江上築起浮橋鬥樓,立木讚柱絕水道,阻止漢軍沿長江西進,又拜王元為將軍,與環安據守北方河池,防止漢軍由天水南下入蜀。如此一來,公孫述東依三峽、北靠巴山,憑借蜀道天險,與漢軍相抗。

岑彭自西城敗後便引軍至津鄉,打造樓船、戰艦數千艘,從各郡募集熟識水性的兵勇,訓練水師,研究突破三峽的戰法,一直積極為攻蜀做著準備。如今得令,已是磨刀霍霍向三峽。

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三月,大司馬吳漢按期抵達荊門,與征南大將軍岑彭會師。

吳漢見桂陽、零陵、長沙三郡的棹卒太多,認為棹卒沒有多大用處,徒費糧食,不如酌量遣歸。而岑彭卻以為蜀兵太盛,靠近江關,全靠水戰,當然不同意驟減水兵。兩人為此各持己見,發生了爭執,最終見無法達成共識,便上書奏明,請旨定奪。

這份奏疏是由陰麗華念給劉秀聽的,劉秀聽後便從陰麗華手中接過奏疏,複諭曰:大司馬習用步騎,不曉水戰。荊門之事,一由征南宮為重而已。

劉秀複諭完這奏疏,見陰麗華沒有繼續念下一份奏疏,便側目看去,問:“為何不再念?”

陰麗華看著至今未曾歇息的劉秀,心中滿是心疼,她對劉秀說:“文叔,奏疏已不多,不如歇會?”

劉秀從陰麗華目光裏便知其所想,他為此笑了笑,說:“你念時我便閉目養神,這已足矣。繼續吧,若不然今日我便會失言於王兒們。”明日是劉衡的生辰,正好又是沐休之日,劉秀答應兒女們會陪他們一整日。

陰麗華見劉秀意已決,遂繼續念下一份奏疏。這一日,在兩人合力之下,劉秀終於在晚膳前將堆積的奏疏批閱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