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黃的生辰按照近年的慣例,並沒有大肆操辦,也沒有發帖邀請賓客,但知情的人紛紛送上了賀禮。而她隻是邀請了劉秀、陰麗華與李通夫婦,吃的隻是普通的家宴。
這一次生辰與前幾年有所不同,因為她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來自劉義王親手做的皺巴巴的荷包和香囊,這是她今年乃至今生最令她高興,最令她喜愛的禮物。劉黃把劉義王當做自己的女兒般疼愛,對於母親而言,兒女親自做的第一份禮物總是那麼特別而令人難以忘懷。
陰麗華沒想到劉義王送的竟然是其親手做的荷包和香囊,雖然做得的確難看,但在陰麗華眼裏,和劉黃眼裏是一樣的,是迄今為止看到過的最好看的東西。劉黃那般疼愛劉義王,劉義王這般也是應當的,她有些失落的同時不免為之欣慰。見劉黃拿在手心裏視如珍寶,愛不釋手,便打趣道:“這兩樣東西實在是難登大雅之堂,不適合大姐,倒不如給我,回頭我給大姐弄來上好的。”
劉黃看向陰麗華,說:“當我不知道你那點兒小心思,不過是覬覦我這兩樣寶貝罷了。少在我這裏耍滑頭,這兩樣寶貝到了我手上誰也別想奪走。”
眾人聞言,皆為之失笑。
一旁的劉義王聽到陰麗華勸劉黃不要她做的荷包和香囊,本來是不高興的,但聽了劉黃這麼說,心情頓時由陰轉晴,知道陰麗華稀罕,她連忙說:“母妃,你要是喜歡,兒臣回去就給你做。”
劉黃當即正色對劉義王說:“正是,你回去趕緊給你母妃做,不然你母妃就會把大姑姑的搶走。”
劉義王聞言,認真地點了點頭,然後一臉認真地對陰麗華說:“母妃,兒臣回去馬上給你做,你可不能搶大姑姑的。”
陰麗華聽了,不由得啞然失笑,她笑著應承道:“好。”
一旁本就有些眼熱的劉秀這時便問劉義王:“隻給母妃做,不給父皇做?”
劉義王馬上回道:“也給父皇做。”想了想,她又把親近的人都說了一遍,給自己包攬了幾乎一月之長的活計。
眾人為此樂不可支。
相對於湖陽長公主府的其樂融融,一片歡聲笑語,長秋宮這裏倒顯得冷清。
郭聖通一如既往地被劉黃排斥在外,沒有受邀,其實她對劉黃,正如劉黃對她一樣,同樣心懷不滿卻又無可奈何。
作為郭聖通的心腹,周茹意自是知道今夜郭聖通因何事心情不好。她對此其實也曾想過許多,但想來想去還是覺得有一個辦法較好。於是,她遲疑了一下,便對郭聖通說:“王後,您雖與長公主相看兩相厭,然與其讓她繼續有助於西宮,不如拉攏一二,即便不能為王後所用,至少亦不能如今這般多有妨礙。”
郭聖通何嚐不想這樣呢,隻是她覺得這似乎並無可能,她對周茹意說:“本宮早有此意,卻苦於毫無良策。”
周茹意便說:“長公主駙馬病故已久,也時候有新駙馬。”
郭聖通聽後,隻見她眼瞳短暫的微微一縮,繼而神采奕奕,她喜道:“此策可行。那依你看,何人合適?”
周茹意自是想過這個的,“王後以為耿純耿大人如何?”
郭聖通聞言,連連頷首,說:“甚好。”她想,耿純年輕有為又器宇軒昂,配劉黃綽綽有餘,想必亦能入劉黃的眼。即便劉黃初時瞧不上,憑著耿純的能力,想必也能成就好事。隻是,近年來她沒聽過耿純的信息,也不知他近況如何,有無娶妻生子。若已然成家立室,少不得再費心思去挑人。
有了所謂的良策,郭聖通自是不會有所耽擱,在見到郭況的時候,她便問了耿純的近況,結果卻是令她大失所望。原來兩年前,耿純已然娶妻,早已育有一個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