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1 / 2)

劉義王與陰麗華用完早膳,便馬上四處奔走分享自己的喜悅,先是告訴劉秀,再是劉強,最後來到馬馥靈這裏。

隨著馬藺氏的身子越來越笨重,臨盆在即,馬藺氏是首胎,心裏難免惶恐不安,好在郭聖通善解人意,把她的母親傳喚進宮相陪,藺夫人的到來讓馬藺氏安心不少,為此對郭聖通甚是感激。有了藺夫人相陪,再加上身子不便,馬藺氏如今已經不再去西宮,而陰麗華也沒來打擾,不過,有好東西還是會記得送她一份。

雖然大人之間往來不如往昔,卻絲毫不影響兩個已然親密的小夥伴之間的關係。不是劉義王今日來,便是馬馥靈去找劉義王,宮人對此已習以為常,兩小孩對尋找1彼此也是輕車熟路。

今日,劉義王知道這個時候的馬馥靈定是在陪馬藺氏,便直接來到馬藺氏的住處。沒想到遠遠的便看到馬馥靈站在門外鬼鬼祟祟的,不知道在做什麼。劉義王帶著困惑走過去,來到馬馥靈身邊,輕輕地拍了一下馬馥靈的肩膀。

馬馥靈本來就有些膽戰心驚的,被劉義王這麼一拍,險些尖叫發出聲音,好在她及時的捂住了自己的嘴巴。她驚魂甫定,回過頭看,見是劉義王,不禁鬆了一大口氣。她連忙在劉義王說話前把手指放到自己的嘴唇前做了個噤聲的手勢。

劉義王會意,對馬馥靈點點頭,隨之帶著困惑學著馬馥靈的模樣傾聽裏麵的聲息。

隻聽裏麵的藺夫人說:“王後今日賜你一柄玉如意,隻怕乃是告訴你,你今之所為如其之意。”

馬藺氏依舊不解,她問:“女兒近來所為與往日並無有異,何來如此一說?”

藺夫人聞言,不由得暗幸自己當初沒有把馬藺氏送進宮,否則當真連怎麼死都不明不白。她低聲告訴馬藺氏:“近來你身子不便,不去西宮,這便是你與往日不同之處。”若如今沒有在宮裏,她也不會回答馬藺氏這個問題,畢竟有些事還是少知為妙。可如今卻是不得不要多知。

馬藺氏並不愚蠢,聽自己母親這麼一說,她深思了一會兒,終是明白了其中的深意。她之前與陰麗華來往頻繁並未瞧出郭聖通對此有任何不悅之處,於是她也沒有在意,一直相安無事,她便更沒有深思。如今,回過神來,不禁生出些後怕,她連忙問:“那女兒往後可是不可與陰貴人繼續交好?”

藺夫人卻是反問道:“你認為呢?”

馬藺氏其實心裏已有答案,隻是還抱著一絲希望,她願與陰麗華交好,可她不願因此得罪郭聖通,畢竟郭聖通是王後,郭聖通的大兒子是太子,為了以防萬一,她自知該如何抉擇。隻是,心裏難免覺得有些可惜。

藺夫人見馬藺氏神色有些失落,雖然心有不忍,但還是狠下心將心裏的話一並道出,“往後馥靈也莫要與大公主過於親近,若你當真疼愛她,便與她好好說道。”

馬藺氏對此不免詫異,不解,“小孩子之間即便親近又有何妨?”

藺夫人對馬藺氏解釋說:“小兒難活,宮裏最甚。不想他日馥靈成為那殃及之池魚,你便得聽為娘之言。”

馬藺氏一臉驚愕地看向自己的母親,繼而慢慢地垂下眼簾,悶悶不樂地回道:“女兒明白。”

藺夫人見馬藺氏那般,心裏其實也有點不是滋味,遲疑了一下,她說:“近日為娘看馥靈心事重重的模樣,心思憂慮。若你不想前麵的付出毀於一旦,便不得再對其有所忽視。”

馬藺氏被自己母親這麼一說,頓時驚覺自己近來的確對馬馥靈這個繼女有所忽視,不免為此生出懊惱。她說:“女兒第一次生育,臨盆在即,難免心神不定,對馥靈並無昔日那般關懷備至,是女兒一時疏忽,女兒往後定當多加注意。馥靈是個可疼的好孩兒,女兒是真心把她當親兒看,幸虧娘提醒,若不然女兒悔之晚矣。”

藺夫人聽馬藺氏這麼說,心中自是大安,畢竟這樣才是最好的。

聽到這裏,馬馥靈隱隱聽到了遠處傳來的腳步聲,連忙拉著劉義王跑開。馬馥靈並不是故意偷聽的,她本來想給馬藺氏請安,但遠遠見到馬藺氏的貼身婢女守在門外,後捂著肚子匆忙離開,她走近了,見四周無人,裏麵隱隱傳出藺夫人與馬藺氏說話的聲音。她一時鬼使神差便站在門外沒有進去。前麵她們所說的她並不在意,她在意的是她們後麵那些話。聽到馬藺氏那麼說,她心裏自是十分高興,一掃連日來的忐忑與難過,畢竟她也是真心把馬藺氏看做自己的親娘。她的親娘雖然是前兩年離世的,但由於病弱,一直纏綿病榻,與她其實並沒有多親近,而馬藺氏卻彌補了這個缺憾,讓她切切實實感到了母愛。高興之後,她想起馬藺氏與藺夫人前麵所言,她掙紮一番後,對劉義王說:“民女還要習字,今日就不陪公主了。往後民女要學女紅,習字,練琴還有學畫,估計也沒有時間陪公主,所以公主以後不用來找民女了。”說完,轉身跑開了,迅速消失在劉義王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