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2 / 2)

可鄧禹卻說:“這一切原本應該屬於她的。”

區涵湘聽了頓時淚流滿麵,“可如今木已成舟,即便妾身去了,什麼也不會改變。將軍,兒子們還小,妾身得陪著他們長大,就當妾身求你了,若是她恨妾身,妾身可以任她處置,妾身隻想留一條性命看著兒子們長大成人。”看著將軍到老,哪怕隻是默默的,哪怕你不喜妾身。區涵湘在心裏這樣說。

“你變成這樣,她全然不知,一切皆是我的主意,我留不得你。”雖然讓區涵湘誤以為是陰麗華也沒有關係,但是鄧禹卻不願這樣。

“不,將軍在騙妾身,是她想妾身死,將軍隻是在維護她。”區涵湘想一定一定是這樣的。

鄧禹卻不給區涵湘留下任何幻想的餘地,他說:“自得知真相的那一日起,我便不願再看到你。為免往後節外生枝,你唯有一死了之。不瞞你說,我今日特意告假在府,隻是為親自了結你性命。”

區涵湘直視鄧禹的眼睛,看著看著她終於還是接受了現實,頓時淚流不止,悲痛不已。

鄧禹別開眼,把手裏端著的藥水遞到區涵湘嘴裏,說:“把它喝下。”

區涵湘含著淚避開了,她說:“妾身想最後看一眼兒子們。”

鄧禹收回自己的手,想了一下,答應了,但以防區涵湘說出些不該說的話,他警告區涵湘說:“若不想連累兒子,那就慎言,我不介意讓他們陪你。”

區涵湘聞言一副難以置信地看向鄧禹,縱使再痛,如今她也隻能認了。她知道鄧禹言出必行,為了她真心疼愛的兒子們,她自是知道該怎麼做。

區涵湘如願看過兒子後,流著淚喝下鄧禹喂給她的藥。臨死前,區涵湘走馬觀花般回想了自己短短的一生。她自幼喪母,雖有姨母愛護,但姨母畢竟不在她身邊,於是她便成了無母,爹不疼,後母折磨的可憐人,她承受的苦楚無人能想象,她當時為了不再過得那麼悲慘而接近了陰麗華,陰麗華如她所想那樣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她,可她卻無法衷心感激陰麗華,因為陰麗華過得太好了,好到讓她不得不嫉妒,甚至痛恨。好不容易及笄了,不同於陰麗華的求親者絡繹不絕,她無人問津,而她到了知慕少艾的年紀,自然也有了愛慕的郎君,鄧禹這樣的好兒郎,讓她見之難忘,輾轉反側。當年,那樣的好機會放到她麵前,她自是沒有放過,她如願地嫁給了鄧禹,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可是,她對陰麗華的嫉恨並沒有消失,隻是在得知陰麗華蹉跎歲月隻為等劉秀,接著劉秀在熱孝時嫁給了劉秀,後來再由妻為妾後,心裏高興之餘倒是釋懷許多。她不悔此生,隻恨沒能和鄧禹走到老。在咽下最後一口氣的時候,她忽然想起陰麗華和鄧禹是怎麼得知真相的,按理是沒人知道的了,可惜她再也不能問了,這個疑問也許等她到了陰曹地府見到方曉樂便能知道答案了。

區涵湘病逝的消息傳出。昔日有多少人對她與鄧禹的恩愛稱道,如今就有多少人為之惋惜。但是,隨著人死,一切都會漸漸被人們淡忘。

區涵湘的噩耗傳來,陰麗華震驚不已,心裏也很疑惑。她知道,劉秀與鄧禹有同窗之誼,兄弟之情,劉秀於情於理都會去鄧府吊唁,因為心裏放心不下,她便跟劉秀說要求隨同。

劉秀知道陰麗華與區涵湘乃是故交,昔日感情甚篤。在他看來,陰麗華去吊唁一番也是常理,自然問也沒問便答應了。於是,劉秀避開眾人,特意選在晚上帶著陰麗華來到鄧禹府邸。

鄧禹對於陰麗華與劉秀到來感到意外。他看了一眼劉秀,再看了一眼陰麗華,然後恭敬地行了禮,把兩人迎進府。

劉秀寬慰鄧禹,而陰麗華則去見了區涵湘最後一麵。站在靈柩前看著躺在裏麵的區涵湘,想著她與區涵湘、鄧禹之間的糾葛,不禁落了淚。看了一會,陰麗華拭了淚,離開了靈堂。當她回到劉秀身邊時,劉秀正好和鄧禹說完話,這樣一來,便是要回宮了。

就在臨走前,鄧禹當著劉秀的麵對陰麗華說:“貴人,微臣夫人臨終前讓微臣轉告您一句話,夫人說生死由命,貴人不必傷懷,她願你此生安好,來生再續前緣。”

陰麗華看著鄧禹,聽了這話,頓時眼含淚光,因為她知道,這其實不是區涵湘說的,而是鄧禹心裏的話。

劉秀在一旁看到,以為陰麗華在為區涵湘說的話難過,便擁她入懷無聲寬慰。

這樣一來,陰麗華自是看不到鄧禹了。不一會,陰麗華的理智完全回來了,止住淚,忍著心中的悲痛跟在劉秀後麵離去。離開的時候,她忍不住回過頭來看了鄧禹一眼明明近在咫尺,卻如同遠在天涯,明明心有千言萬語,卻隻能無語凝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