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1 / 2)

雖然郭聖通還在坐月子,但有能幹的大長秋玉全在,後宮一切依舊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是夜,宮宴上,劉秀如常使桓譚入殿彈琴。但是,這一次,桓譚看到宋弘,舉止失措。

劉秀見此自是驚問其故。

宋弘未待桓譚回答,擅自離席免冠,謝罪說:“微臣之所以薦桓譚,冀望他能以忠正導主。不料,他令朝廷耽悅鄭聲淫樂,此乃微臣所薦非人,理應坐罪。”桓譚乃是宋弘向劉秀舉薦的。劉秀拜桓譚為議郎、給事中,每朝宴,就令桓譚鼓琴。但桓譚每次彈的皆是鄭聲淫樂,宋弘為此深是悔恨。前不久,他伺桓譚出宮,便使人召至府中,朝服正座,嚴辭重責。桓譚當時頓首謝罪,願意改正,所以才會有今日這一幕。

劉秀聽後,對宋弘滿是讚賞,他讓宋弘戴冠就坐,讓桓譚退席,不再彈琴。

這個小插曲並沒有妨礙宴會的正常進行。宴畢,陰麗華問劉黃可有青睞之人,劉黃隻是搖了搖頭。陰麗華為此自是失望的。

其實劉黃不是沒有看上的,隻是她暫時還不想說,她想要再看看。宋弘方才在殿前凜然正氣的模樣一下子就闖進了劉黃的心,讓劉黃第一次對男子心動。

翌日,劉黃私下遣人去打聽了宋弘的為人及其家中情況。

宋弘乃是京兆長安人,哀帝、平帝時為侍中。在赤眉軍入關之時,曾被使征,逼迫甚緊。宋弘無奈之下,行至渭橋,自投水中,幸被家人及時救出,佯死得免。

劉秀即位,聽說宋弘之節操,征拜為太中太夫。宋弘儀容端肅,正色立朝,令劉秀更加敬重,遷為大司空,加封木旬邑侯。然宋弘持身儉約,所得俸祿,分瞻九族,雖位列公卿,但寒素如一般吏屬。劉秀便再徒封他為宣平侯,采邑比木旬侯更多,隻是宋弘依然將之分給族人,府無餘資,以清行致稱,為劉秀所敬重,多向他詢問可薦之士。在這裏多說一下,宋弘向劉秀舉薦賢士馮詡、桓梁、蔡茂等,有的為相,有的為公卿。

可惜宋弘已然娶妻,並且已然育有女兒。

劉黃聽了宋弘的這些事情,心裏對宋弘更加心悅之餘不免失落。縱然不舍,卻知無望,她隻能讓自己放下。可惜天意弄人,有一日,她出門居然偶遇到宋弘,短暫的相處讓她已不能自拔,恨不相逢未嫁時。

二月,捕虜將軍馬武等攻下垂惠,徹底消滅最大的東方割據勢力劉永及其兒子劉紆,捷報剛傳至帝都,常山太守鄧晨正好還至京師。劉秀自是高興不已。他設家宴款待姻親。

宴席上,談起故舊平生,鄧晨因曾與劉秀去赴穰人蔡少公府宴,蔡少公言劉秀為天子,時坐於末席的劉秀應聲道:“何用知非仆邪?”於是從容地對劉秀說:“仆竟然做到了。”

劉秀當即捧腹大笑,在座的人亦為之失笑,唯有湖陽長公主劉黃低頭無語,悶悶不樂。

旁人見了,百思不得其解。眾所周知,劉秀為了報答劉黃少年時的扶養深情,把洛陽城最好的地方狄泉給了她,並在裏麵修建了大花園,樓台亭閣,珍禽怪獸,數不勝數。按理來說,劉黃應該沒有什麼不稱心的。然而,他們並不知道如今對她嚐到了情之滋味,縱然寡居狄泉,亦不能歡心。看著弟弟、妹妹成雙入對地出入掖庭,她如今再也樂不起來。

在場的人都注意到了劉黃的悶悶不樂,但誰也沒有問她。

宴後,陰麗華與劉黃、劉伯姬一道走,送她們到宮門。路上,陰麗華關切地問道:“大姐可是有心事?”

劉黃沉默良久,然後一鼓作氣地回道:“我心悅於一名大臣,為其輾轉反側,夜不能寐。”

劉伯姬為之錯愕,而陰麗華則是驚喜不已,她連忙問劉黃:“乃是何人?”

劉黃對此直言不諱,“大司空宋公。”

陰麗華聽劉秀讚賞過此人,但所知甚少,更不知與劉黃合不合適,不過她想能得到劉黃青睞的應當不錯,劉黃是再嫁之身,從其心方是最重要的。於是,她笑道:“回頭皎月告知文叔,大姐靜候佳音便是。”

劉黃聽了,自是高興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