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段氏深知萬福一旦做了決定,便不會再更改。她其實也知道自己那般說無異於吃人說夢,沉默片刻之後,她說:“主子們都是好人,我們一家得以重聚也是主子們的恩德,妾餘生會竭力相報,願夫君與妾同道,知恩莫忘報。”
萬福卻問:“這些話是夫人心裏話,非人所授?”
隻見萬段氏堅定地點點頭。
萬福便說:“也許這一切皆是陰家人有心為之,意圖令我們一家人為其所用。”
萬段氏卻不以為然,“妾並不這麼認為,妾相信自己沒有看錯人,一如當初不曾看錯夫君。即便如你所說又如何,那亦是無可厚非。”
萬福對此頷首。
萬段氏知道萬福心裏對兒子的記掛,有些話她想說明白,免得誤會,她對萬福說:“書兒尚且年幼,妾恐他年少不知利弊,故而並沒有對書兒道明夫君之身份。妾想著等他再大一些,再與他一一說明。”
萬福對此自是沒有反對,他倒是更希望自己的兒子永遠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他為此遲疑了一會,方說:“我如今這樣的身份沒必要令書兒知道,與他說我已不在人世吧。”
萬段氏聽了萬福這樣的話,不免心疼萬福,隻見她正色而道:“此事妾自有主張,夫君無需多言。他日妾與他說明夫君之身份,他若以此為恥,那妾隻當沒他這個兒子。”
萬段氏這一番話,讓此時自卑而脆弱的萬福不禁紅了眼眶,隻是他離開劉秀身邊的時間已不短,他不得不回去了,再不舍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兒子後,毅然轉身離去。
這個時候,劉秀與陰陸氏、陰呂氏說到了陰躬,劉秀問了一下陰躬學了些什麼後,便讓陰躬往後到太學去。
太學乃是中央官學,太學先生皆由博士充任,而這時的博士卻有別於武帝時由名流擔任,乃是經過層層考試選拔而來,以儒家五經為教學內容,可謂是天下最高的學府,故博士弟子的要求很高。博士弟子入學資格,一由太常選拔“年十八以上,儀狀端正”者,次由郡國選送“好文學,敬長上,肅政教,順鄉裏,出入不悖”者,三為元士子弟。
按理來說,陰識如今隻是將軍,陰躬作為其子是沒有資格入太學的。因此陰陸氏初聞之下,一副難以置信的模樣,一時之間忘了反應。
陰麗華見此,便笑道:“陛下,你這玩笑可開不得,妾可會當真。”
陰陸氏聽了陰麗華這話,也當是劉秀在開玩笑,難免有些失望,對此勉為一笑。
劉秀卻一臉認真地說:“我從不戲言於長者。”
陰陸氏這會可機靈了,頓時笑容滿麵地叩首道:“謝陛下隆恩。”
一旁的陰呂氏對此難免有所羨慕,可劉秀接下來的話讓她欣喜不已,再也不用羨慕。
隻聽劉秀說:“非但躬兒,陰家子弟往後都可入太學。”
陰陸氏與陰呂氏自是連忙一道謝恩。
但劉秀醜話也說在前麵,“我準予陰家子弟入太學,但若設科射策為下材或不能通一經者,一律即令退學。”
“臣婦明白。”陰陸氏與陰呂氏如是回應道。
說到這裏,已是午膳時間。劉秀便幹脆陪她們用了午膳後,方離開回去批閱奏疏。
陰麗華親自送劉秀出去。臨別前,陰麗華叮囑劉秀:“文叔回去後小憩一會再看奏疏,莫要累著。”
劉秀點頭,吩咐陰麗華說:“兩位嫂嫂初來乍到,問一下看有什麼需要,有需要的地方盡管告知我,我定會遣人盡快安排妥當。”
本來劉秀此番前來相陪,又破了規矩讓陰家子弟入太學已經讓陰麗華心裏十分感動,如今再有這一番話,讓她這心裏滿滿都是動容,想要表達一二,似有千言萬語,卻又無從道起,無言之下,行動卻先於意識,她給了劉秀蜻蜓點水般的一吻。
劉秀為陰麗華如此大膽的驚喜愣了一下,繼而嘴角慢慢上揚,難掩歡喜。他說:“我看你病也好了,今夜我再來。”說完,便匆匆走了,他怕再待下去情難自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