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也是天助陰麗華。這萬福的夫人萬段氏帶著兒子萬逸書離開長安後,逢戰亂而輾轉各地,最終久居在於洛陽。雖然當時洛陽也不是很安定,但萬段氏實在不想再走了,都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葬身於洛陽亦無畏。女子謀生本就艱難,還帶著一個孩子,隻能靠著給人家縫縫補補、漿洗衣服、做點帕子什麼的維持生計。好不容易熬到洛陽安定了,便想找個長久的活計,可她實在放下不下兒子一個人在家,想來想去最終決定要找個有吃有住的,還允許她帶上孩子的活。萬段氏也自知這樣的差事難找,可沒有沒有灰心,終於來到陰府時,得了管事的憐憫,得以留了下來。
萬逸書是個早熟的孩子,一直以來十分聽話懂事,平日裏識字也快。萬段氏每日都會叫他識字,在她幹活的時候就讓萬逸書看書。可那幾本被他們母子一直珍藏的書籍,早就被萬逸書翻來覆去看了幾遍,但由於是母親的叮囑,萬逸書縱然有些不情願還是乖乖的去看了。隻是,終究還是八歲大的孩子,哪能沒有童心。在一個小地方待久了自然渴望看看外麵的世界。一日,他忍不住便走了出去,走著走著便來到了陰躬讀書的地方。
這時,先生正給陰躬授業。
萬逸書是個好學的,當下便在門外聽了起來。
陰躬是最先發現萬逸書的人,難得在府上見到一個與自己一般大的孩子,自是高興地跑過去問萬逸書是不是想聽先生授業。
萬逸書自是點頭。
陰躬便拉了萬逸書一道聽課。待先生授業完,他又拉著萬逸書去給他母親陰大夫人陰陸氏說讓萬逸書陪他一起念書。
陰陸氏了解了萬逸書的情況後,又問了他一些話,最後同意了陰躬的請求。
萬段氏因此對陰家更是感恩戴德。
一日,陰躬得知自己的二叔沐休,便拉著萬逸書去找自己二叔,想把自己敬愛的二叔介紹給自己的夥伴。恰好這時,陰興的心腹打聽萬福的事情回來了,正向陰識稟告著。
萬逸書自是知道自己父親的,得知主人家幫自己父親找人,高興不已,他高興地推開門衝了進去,問陰識是不是認識他爹。如此一來,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今日,陰大夫人陰陸氏、陰二夫人陰呂氏領著孩子進宮看陰麗華。
陰麗華見到自家兩位嫂嫂,鼻子一酸,眼淚便流了出來。
陰陸氏與陰呂氏見陰麗華這般以為她是受了什麼委屈,連忙看向一旁的柳嬤嬤,問道:“妹妹這是受了什麼委屈?”
陰麗華自知失態,連忙擦拭眼淚,說:“不過是見著兩位嫂嫂喜極而泣罷了,哪裏是受了委屈。聞知你們到來,妹妹不知有多高興,倉促之間召兩位嫂嫂進宮,也不知府邸可已安頓好?”
陰麗華自從陰興那裏得知嫂嫂們,還有侄子們就要來洛陽定居,心裏十分歡喜,從此便日盼夜盼,好不容易終於給她盼來了,恨不得馬上召見,但終究還是體諒兩位嫂嫂與兩位侄子舟車勞頓,還要安頓府邸,便再過五日再召見,若不是急需用到萬福,她也不會提前至今日。
陰陸氏哦:“已然安頓妥當。躬兒與慶兒一直念叨著妹妹,我們正想著求見呢,不料妹妹就傳召了。”
這時的陰躬從陰陸氏手中掙脫,來到陰麗華麵前,說道:“姑姑,躬兒可想你了。”
四歲的陰慶見此,也學著陰躬那樣跑來陰麗華跟前說:“姑姑,慶兒也是。”
陰麗華看著眼前兩個粉雕玉琢般的兩個侄兒,她蹲了下來,一手一個擁進懷裏,抱了好一會方鬆開,一手一個牽著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