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陽光明媚,春風和煦,景色宜人。陰麗華隨閨中好友區涵湘出來走走,說是走走,其實是想著碰運氣見上那意中人一麵。這裏頭有個緣故,得從一月前說起。
新野的猴戲那是遠近聞名,然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便是新竹鎮上的猴戲。新竹鎮就在她們的鄰鎮,說近不近,說遠不遠,坐馬車需將近一個時辰。
一月前,有個高僧聞名而去,順便到天音寺講佛,愛佛之士自是聞風而去。陰鄧氏是個禮佛的途眾,自是不會錯過,想著能聽高僧講佛,定獲益匪淺。小兒子陰欣知道了,鬧著要跟去,陰鄧氏無奈,自是應允,念陰麗華素日裏大門不邁便也帶上了她,恰巧出門時遇上區涵湘,區涵湘得知原委後請求同往,以她與自己女兒的交情,陰鄧氏自是不拒,遣人告知區府一聲便踏上了馬車啟程,直奔天音寺而去。到了天音寺,卻被苗祝告知高僧一大早去看猴戲了,估計將近午時方回來講佛。一行人隻好坐等高僧歸來。
有熟悉的夫人過來打招呼,見到陰麗華與區涵湘,便問陰鄧氏怎麼不讓她們去鎮上玩,高僧講佛恐怕小丫頭難以坐定,其他夫人皆是如此安排兒女的去處。陰鄧氏聽後,便讓田嬤嬤帶上陰麗華、陰欣和區涵湘到鎮上去,隨行的是她們的婢女以及兩名家丁。
到了鎮上,自是不能錯過那精彩的猴戲,學人活靈活現,又滑稽得很,真是妙趣橫生,引人捧腹大笑。陰麗華記得小時候跟著淘氣的哥哥偷偷出去看過一回,已然時隔多年了,如今看來,競是別有一番滋味。
看完猴戲,三個難得出門的小孩自是逛起集市,看到好吃的、好看的都買了下來。當一行人逛到一個賣字畫的店鋪前,愛好字畫的陰麗華二話不說便率先走了進去。進去之後,細細環顧起來,希望在那裏看到異寶,她的目光落到一副山水畫時,頓覺眼前一亮。她指著那畫跟夥計說要買下來,可夥計告訴她此畫主人不買,隻是放在那裏找個有緣人題詩。陰麗華縱然再喜愛,但也隻能作罷。既然有緣,便決意為它題詩,細細思索了一會後,向夥計要了筆墨,題上詩便離去了。
畫的主人回來的時候,見已經有人題了詩,細細一看,連忙追問夥計題詩之人何在,得知陰麗華離開不久,他馬上向夥計打聽題詩之人長得如何,奈何夥計除了“十分貌美”四字之外,再也說不出多的了。畫的主人沒想到就隻是用午膳的時間,居然就生生地錯過了,自是不免十分遺憾,走在人來人往的集市裏,他在心裏暗暗惋惜道:早知道再等等就好。
話說回來,陰麗華一行人離開字畫店後,又逛了一個樂器店鋪,陰麗華這次如意買到了一把好琴。出了樂器店,時間也差不多了,便取道回天音寺。當她們回到天音寺時,高僧講佛正好到了尾聲。然而,當她們正要打道回府時,竟先起了傾盆大雨,等大雨停歇,天色卻是已晚,眾人隻好在天音寺留宿一晚。
雖然下午下了雨,但雨後現了彩虹,風朗氣清。待到暮色四合,彎彎的月兒漸漸地照亮了夜空,正是對酒當歌時。
此情此景下,陰麗華忽然心血來潮,拿出今日買到的好琴撫上一曲,卻不料隨後竟有簫聲相合,配合得甚是天衣無縫,令人如癡如醉。
曲畢,陰麗華芳心萌動,心裏有一股想要馬上見到吹簫人,她情不自禁地邁出了腳步,卻被區涵湘攔下了。
“妹妹可是想去見那吹簫人一麵。妹妹乃是大家閨秀,豈能夜下私會他人。若是有緣,自會相見。況姐姐已讓曉樂出去探看,妹妹在此稍安勿躁。”
陰麗華聽後,隻好乖乖坐回去,耐心等待。
不久,區涵湘的貼身婢女方曉樂回來了。她說:“奴婢方才循聲而去,見一位公子正握著簫與鄧家表少爺說話。奴婢不敢貿然打擾,且奴婢想著既是與鄧家表少爺一處,改日向他打聽打聽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