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棘郡主,大駕中原(1 / 2)

蕭熠熠其實並沒有見過自己的姑姑多少次,她所知道的,就是她那個執掌神器的姑姑是他們契丹蕭氏的核心和驕傲。蕭氏曆來就是契丹大族,與皇族耶律氏長期通婚,故而長期在國中有著不可撼動的重要地位。而蕭燕燕,就是漢名蕭綽的景宗皇後,使他們蕭氏更是權傾朝野,達到空前之盛。

蕭熠熠是在蕭氏一門對蕭後的無比推崇的氣氛中誕生的,雖然蕭家曆代出了許多後妃,但如蕭綽這般誌向遠大,富真知灼見的女中須眉卻是絕無僅有。熠熠從小就無數次從疼愛她的祖父口中聽到這樣的描述:不喜女紅卻精於騎射,不喜梳妝卻飽讀詩書,博覽群書尤其鍾愛兵書史書及治國方略,讀史鑒行,長於謀略,又精通使館國計民生之田戶食貨之事,若是生為男兒身,天下江山何姓,似乎並無甚懸念。而景宗駕崩之後,蕭後以太後身份攝政,重用漢人治國,推行漢化治國方略,是遼國的國勢進一步壯大起來,她雄才大略,愛民如子,似乎也成了契丹薩滿教女神一般的人物。

於是,蘇棘郡主蕭熠熠,下一個蕭後的人選,從小就是以效仿其姑母的形式長大的,從她漢名蕭紋,似乎也不難看出。活到十四歲,同樣是所讀之書卷帙浩繁,同樣是長於騎射,勇武智謀皆勝男子,但她對做另一個蕭綽卻甚是不感興趣。在她記憶深處的姑母,並非叱吒風雲的承天皇太後,而是一個在初春寒冷未褪盡時,在華麗狐裘和琤琮環佩中有如暖陽般和煦微笑的溫婉女子。一個溫婉女子,就必然有其致命隱疾。

“她真的有如薩滿女神般神聖?未必竟然吧?”

“當日黑風穀一役,宋軍大敗,本來遼軍可以揮師南下,大擴疆域。可是姑母竟以與當時丞相——先帝禦賜國姓的耶律皓南有約在先而止戈中原,反以遼國國力其複國,登上帝位。大遼鐵軍拋頭顱灑熱血全成了為人作嫁。我大遼地處北疆,氣候寒冷,因而需要向南擴張領土,以求國富民強,而姑母卻在進軍路上親手扶植起了一個強敵,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更何況明知本國本人之力並非他人之對手。要我說,姑母此舉,實在愚蠢到極點!”

在年邁而對自己極寵溺的祖父麵前,蕭熠熠從不掩飾自己的野心和抱負。

年老的蕭思溫一邊附庸風雅的慢品香茗,一邊眯著眼睛看著自己麵前壯懷激烈的孫女:“是麼?若是你,又如何處之?”

“確實,以我大遼國力,在如此短時間內滅宋,與其說是我大遼鐵騎無堅不摧,不如說是劉皓南的天門陣威力無窮。但把如此富饒之領土拱手讓出,卻斷然做不到!”

“但現在天下大勢已定,北漢佇立於南方,且國勢日益興隆,當日助他複國時立有君子盟約,千秋萬世絕不相犯。。。。。。”

“可是這樣,我們就陷入被動境地,若有一日他背信棄義,我們就隻能等著宗廟被毀。”

“北漢複國之時,你才七歲,你對什麼都還知之甚少,如此奚落你的姑母,不過是少年輕狂,有空亂議朝政,不如去山中獵那頭白虎來,天冷了,我覺得太後披上白虎皮氅一定非常好看,你連山參和狼毒都還未曾分清呢。。。。。。”蕭思溫意味深長地說,慢慢的踱出了書房。

蕭家有此女,若非三生之幸則為萬世之禍。蕭思溫心道。

不出蕭思溫所料,這位蘇棘郡主果然不日上書太後,要求隻身南下,隻為習得如當初助遼滅宋的十二煞天門陣一般威力的奇門遁甲之術。

“北漢在我大遼相助下複國,國力經休養生息,不日便可與我抗衡,而漢帝又坐擁可以一人之力屠戮百萬雄師的奇門術數,我大遼形勢不可謂不危急,求女主賜我南下求學,習得此術,圓我為大遼百姓社稷效力之願。”對自己的這個侄女,蕭後可謂由衷心愛,但她也是未來大遼皇後,隻身南下,豈能同意?於是以“時機未到”為由暫且將奏議壓下。但蕭紋向來我行我素,在奏議上達時,她以越過邊境,進入漢境了。學習奇門遁甲,自然不過是個冠冕的借口,但是精通的奇門遁甲的漢帝劉皓南,她是非惹不可了。